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石油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原油一般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石油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原油一般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简介:关于石油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原油一般有哪些类型和特点?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本文的内容

1.中国的原油一般有哪些类型和特点?2.简述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3.石油工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中国石油工业的长子是什么?

我国原油总体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石油是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对以原油为基础的石油资源需求旺盛。因此,我们应该对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国内原油的特点,充分利用国内有限的资源。目前,中国已发现超过419个油田[1]。近年来,石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一些新油田相继被发现。这么多油田产的原油,不可能一个一个分析。即使把它们划分成大油区,也很难给出全面的介绍。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原油产量大、代表性强的原油性质的油田作为讨论对象,将这些油田产出的原油按其密度分为轻油、中油和重油进行分析。目的是让读者对中国原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1.中国的原油生产[1 ~ 4]解放前,中国的石油工业非常落后。从1904年到1949年的46年间,台湾省只有陕西的庙苏、延长、老君庙、独山子等少数油田,仅产原油308万吨。解放后,中国石油工业经历了恢复创业、快速提高、稳步发展等几个阶段,先后发现了克拉玛依(1955年)、冷湖(1956年)、雅尔夏(1956-1958年)等油田。随后发现了大庆(1959)、胜利(1964)、大港(1964)、辽河(1967)、任丘(1972)等几个大油田。1980年后,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等大盆地发现大量工业油流。此外,海上油气资源得到快速开发利用,相继发现了埕北、渤中、绥中、锦州、刘桦、西江、惠州、秦皇岛、蓬莱等海上油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1990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维持在~ 1亿吨之间。表1列出了1993年以来中国主要油田的原油产量。表1所列原油基本上是中国的主要原油。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分析的这些原油的特性都是近期原油评价的结果,并且由于油田的复杂性,这里所说的原油特性只是该油田输出原油的特性。比如胜利管道原油的性质和齐鲁石化的进厂原油不同,但是我们分析的时候选择的是份额更大的胜利管道原油的性质。

简述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

特点具体表现在:

1.易燃易爆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半成品、中间体、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大部分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以及爆炸性物质。它们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容易泄漏和挥发。

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高温、深冷、高压、真空,很多加热温度达到或超过材料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设备失修,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就目前的工艺水平而言,在很多生产过程中,必须用明火加热材料;另外,日常设备维护要经常热。

这就构成了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怕火和要用火。此外,各种企业和装置的易燃易爆物质储量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过去所有的事故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毒性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有毒物质一般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其种类、数量和范围超过其他任何行业。其中,很多原料和产品本身就是毒药,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大多是有毒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新的有毒物质,如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烃类毒物。这些毒药有的是一般毒药,也有很多剧毒和高毒物质。

它们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并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原始状态。此外,还有一些有害因素,如工业噪声、高温、灰尘、辐射等。在生产经营环境和施工现场。

对这些有毒有害因素要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不仅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增加。即使在低浓度(剂量)条件下,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综合作用也会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导致各种职业病。

3.强腐蚀性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腐蚀性主要来自:一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些腐蚀性很强的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等。它们不仅对人有强烈的化学燃烧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如含有硫化物的原油,往往会腐蚀设备和管道。

再次,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腐蚀性的新物质,如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根据腐蚀机理的不同,腐蚀可分为三种类型:化学腐蚀、物理腐蚀和电腐蚀。腐蚀危害不仅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了启动周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设备变薄变脆,不能承受原设计压力,造成泄漏或爆炸,引发火灾事故。

4.生产的连续性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多,工艺复杂。随着社会对产品品种和数量需求的不断增加,石化企业被迫向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方向发展。

提高加工深度,综合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

其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长周期的连续倒班作业。在一个联合企业内部,厂际之间,车间之间,管道互通,原料产品互相利用,是一个组织严密,相互依存,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厂或一个车间,乃至一道工序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

石油产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意思

石油工业从诞生到现在的近一个半世纪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表现出一般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之外,更由于石油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和石油工业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呈现出如下特征。
(1)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由于石油资源在地下蕴藏情况的复杂性和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石油勘探迄今仍是一项需要极大资金投入而未来收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行业。但也正是因此,石油工业成为一旦成功就能获得极大投资回报的高利润行业。正所谓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般勘探井(野猫井)的成功率仅为1%,但一旦获得成功,所获利润同投资的比率可以高达千倍之多。直到今年,即使技术最为先进的西方大石油公司每年所钻勘探井的成功率平均也仍不到50%。除了上述商业风险外,石油公司还会面临潜在的政治风险,例如资源国政府做出对石油公司投资和经营环境不利或预料之外的政策调整(产权、财政政策等的改变)。即使如此,石油公司仍然愿意“铤而走险”,决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因为,石油工业的利润是如此巨大,成为各家石油公司无法拒绝的诱惑。甚至在东道国要求获得风险勘探后利润的85%~90%的情况下,国际各大石油公司依然会坚持在该国从事油气业务。这也表明了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利润是多么可观。
(2)产业垄断性。
同其他行业相比,石油行业形成集中垄断的时间最早、垄断程度较高、企业规模较大。西方最大的50家垄断工业公司中,石油及与石油相关的企业占据了30多家。而在2006年世界500强的前10名中,石油公司就占据了5席之多。并且,石油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和石油开采的高额成本也成为许多公司想进入该行业的天然壁垒。从某种意义上讲,石油产业的垄断性特征与其投资巨大、风险较高、利润极丰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除非资金雄厚、技术人才密集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或是借助于国家资本的企业集团,一般的企业很难经营得起。
一个多世纪以来,石油公司通过垄断形成的垄断价格赚取了巨额利润。事实上,从19世纪70年代直到今天,国际石油价格在某种意义上一直都是“垄断价格”。
19世纪70年代中叶,洛克菲勒集团率先完成了对美国和世界石油工业的独家垄断,并在1882年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里的第一个托拉斯。此后,虽然这一独家垄断局面由于其他垄断集团的出现而进入了“寡头垄断”、“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阶段,参与成员也不断变化,但其基本的性质却始终未变。尤其是在1928—1973年这一段时期,石油七姊妹对国际石油产业进行了长达45年之久的垄断统治,左右国际石油价格,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70年代中期,以OPEC为主的第三世界石油资源国收回石油主权后,曾一度出现过OPEC主导世界石油价格的局面。直到1986年之后,才逐渐形成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主要跨国石油公司与OPEC中的沙特阿拉伯等六个主要国家共同影响国际石油行业的寡头垄断局面。
然而,这种垄断又恰恰是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垄断非但没有消灭竞争和斗争,反而使竞争和斗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和斗争主要包括垄断集团同广大的中小生产者的竞争和斗争,垄断集团同力图挤入垄断者行列的新兴起的大石油公司间的竞争和斗争以及各垄断集团之间的竞争和斗争。
(3)资源不可再生性和分布不均衡性。
石油产业属于资源采掘型产业,生存发展受到石油资源的约束。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二是一块油藏的产量具有随着开采而逐步递减的规律。这意味着其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新增储量的接替,其成长性也体现在这一点。因此,石油资源占有量对于各家石油公司以至各个国家的重大意义不言自明。
然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以OPEC为代表的少数产油国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的已探明油气资源。而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地则是石油储量相对较少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种石油产、销之间的地域性差别,构成了极为复杂的石油地缘结构,使得石油产业同国际政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与冲突。
(4)战略属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石油逐渐成为世界军用、民用各类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能源,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一步成了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和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材料,是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及日常生活稳定的基础和保障。但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其战略属性由此凸显。
从1859年世界现代石油工业建立到19世纪末,石油不过是一种新兴的作照明用的矿物燃料。19世纪80年代前后,人类发明了以石油为能源的内燃机。随后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相继发明了以燃油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及军事运载工具和武器,并把石油用作战车、军舰的燃料。石油成了平时关系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战时关系到一国胜败存亡的重要战略物资,成了各大国必争的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的重要军事地位进一步加强,同时由于其用途扩大到发电、采暖等许多方面,在各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成为世界主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和天然气又成为世界新兴的、关系到各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及产值以千亿美元计的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原料,更成了各国须臾不可短缺的重要物资。因此,石油的商品属性日渐淡化,而其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与国防安全的战略属性却日益增强。
(5)政治属性。
由于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用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因而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证本国石油供应、取得石油资源和建立本国的石油工业已成为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除美国外,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石油工业和主要的石油公司基本上都是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植甚至直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并且从一开始就直接或间接地负有保证本国石油供应的明确责任,例如,英国石油公司、法国的道达尔公司和埃尔夫公司以及意大利的埃尼集团等,至于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日本石油公团则更是日本政府设立的一个为保证日本石油供应的官方机构。即使一贯被认为是私人公司的美国石油公司,其所开展的每一项重大海外活动也无不是秉承美国政府的意志并且在美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发展的。此外,以OPEC为主的各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公司,绝大多数也都是这些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国有公司。
实际上,从21世纪开始以来,世界石油工业的活动和发展已同世界各国对内对外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外交、军事政策和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各国实现本国国家目标的一种重要工具。世界上没有不支持本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国家,也不存在不靠国家的支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石油工业,由此就必不可免地造成了各国政府的石油政策及其每一重大变动,必然迅速地对这些国家的石油工业和石油市场,乃至世界石油工业和国际石油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6)科技是决定石油工业发展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着石油工业的面貌。19世纪中叶,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局限性,石油仅能作为一种照明用的普通矿物资源。随着内燃机等重大科技发明,石油的重要价值才被逐步发现,成为整个20世纪至21世纪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因此,可以说相关产业的科技水平成了石油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1860—2005年世界原油产量变化趋势而石油工业自身的科技水平也同样主导着石油工业的命运。第一次石油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石油工业由初始阶段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先进技术的使用,使石油勘探与开采从仅仅利用油气苗、山沟河谷的露头确定井位,发展到在背斜理论指导下找油开井的阶段,原油产量大幅提升,也极大地带动了石油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时间全球年产油量新理论新技术第一次技术革命1920—1930年由9437万吨上升至19316万吨石油地质由找油苗露头转入地下,开始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发现一批背斜构造油藏;采油以MER(最大有效产量)概念为主;钻井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有了牙轮钻头第二次技术革命1960—1970年由10亿吨上升至20亿吨板块构造理论、有机地球化学、现代沉积学的进展发现一批岩性地层油藏;开始应用计算机;二次采油以强化注水为主,有了油藏工程概念;热采工业化;钻井采用喷射钻井,开始有定向井,海上油田出现新技术革命当代维持30亿吨左右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深远,油气系统、盆地模拟、油藏描述、数值模拟大量采用;水平井、分支井技术得到发展;地震分辨率不断提高,非地震勘探方法重新兴起;化学驱油在中国取得突破;海洋石油大发展;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的应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将使科技面貌大改观
三次技术革命及其给世界石油产业带来的变化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石油逐渐取代了煤,成为各国最为重要的能源。石油工业的科技创新也层出不穷,形成石油“新技术群”,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使石油工业经历了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自80年代中期开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并与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相结合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在向纵深发展,其影响将更加深远。
随着石油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自身的进步,仅靠单一学科已很难解决客观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加强多学科的综合和各有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多学科工作团组概念随之出现。多学科工作团组一般由地质、地球物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测井、采油和地面工程人员组成,并组织研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实施各种调整方案。在石油开采日益复杂的今天,这种方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老油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的应用方面越来越受重视。很多油田都因此取得了明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升。
综合集成在现代石油科技中意味着从企业组织各个部分,综合原始数据和信息,将不同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有机地集成起来,在较少的时间内做出更好的决策。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凭着发达的信息整合处理能力,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控制运营成本,并成为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石油企业。
此外,盆地模拟、油藏表征、油藏经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三维及四维地震勘探、层析成像、核磁测井、油气混相输送、油气生产自动化与优化运行、远程生产、深海作业等新概念、新理论、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使石油技术革新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影响了石油工业的生产、经营以至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极大地改变着今天石油工业的面貌。

中国石油工业长子是什么

石油工业主要从事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石油加工和基础原材料生产等工作的行业,涉及勘查技术与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钻井、采油、油藏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和油气加工等专业方向。石油工业由“上游”和“下游”两大部分构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与石油开采,下游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

1 中国古代石油的发现和利用

中国石油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人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始于何时,据稽考,至迟在3000多年前就已开始。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中有火”,是石油蒸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最早认识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1900年以前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汉书·地理志》。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可以燃烧。

最早给石油以科学命名的是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浙江钱塘人)。他在百科全书《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并对石油作了极为详细的论述。

2 卓筒井的发明

我国古代钻井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大口浅井和小口深井两个阶段。北宋以前开凿的井,一般为大口浅井,以后开凿的井多为小口深井。大口浅井是由人直接下入井底,用锹、镐等简单工具开挖出来;小口深井是用专门的打井机械开凿而成的,人们称它“卓筒井”。

中国发明卓筒井凿井技术比西方早七八百年,这一钻探技术,被誉为“世界近代中国石油钻井之父”,堪称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开发储存于地下深处的矿产资源的序幕,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3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1)延长油田——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中国陆地上最早开发的油田是陕北的延长油田。延长油田位于我国陕西省的延安县。虽然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发现了石油,但真正投入开发却是近百年的事了。1907年4月,开始在延长县西门外勘定井位、安装钻机。当年9月正式完工,并命名为“延一井”。1985年延长油矿建矿80周年的时候,原国务院副总理兼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为“延一井”题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11月20日,“延一井”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图6-1为延长石油的标志。

图6-1 延长石油

2)玉门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东连万里长城的西端雄关嘉峪关和历史名城酒泉,西至敦煌、新疆等地,总面积114.37km2,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年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104t,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104t稳产10年和80年代50×104t稳产10年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3)大庆油田——中国最大的油田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两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km,东西最宽处73km,总面积5470km2。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1960年3月,党中央决定由余秋里亲自指导,调集37个厂矿及院校的职工、刚毕业的学生以及3万多名复转军人会师大庆,展开了一场气贯长虹的石油大会战。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职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了1年零3个月时间,就摸清楚了该地区的含油面积和储量,不到两年就初步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1963年,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就超过400×104t。1963年12月3日,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964年初,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从此,大庆油田成为中国工业的一面旗帜。

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104t。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大庆油田走“科技兴油”之路,积极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攻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地质开发理论。经过广大石油职工的不懈努力,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稳定在5000×104t以上,达到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的先进水平。2006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4340.5×104t,天然气24.5×108m3,实现油气当量4535.9×104t。

4)国有三大石油公司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条条战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八五”期间,为适应经济发展,国家决定对石油工业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发展战略。西部油田的探明与开发,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有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CNP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SINDOPEC)、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CNOOC)。图6-2、图6-3、图6-4分别为各公司标志。

图6-2 中国石油

图6-3 中国石化

图6-4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在《财富》2014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4位。中国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目标,通过实施战略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质量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到2020年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820亿元,总部设在北京。在《财富》2014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总部设在北京。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2013年,公司海外业务已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资产比重达到40%,海外收入比重达到30%,海外员工本地化率达到82%,跨国指数正在向国际一流公司迈进。在《财富》2014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9位。

5)中国油气资源

根据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勘探程度,油气资源可划分为6个含油气区,它们是:

(1)东部含油气区——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

(2)中部含油气区——主要包括陕甘宁和四川、重庆等地;

(3)西部含油气区——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

(4)南部含油气区——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

(5)西藏含油气区——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地区;(6)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和南海海域。

现在,全国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近海海域共发现了700多个油气田,形成了上述6大油气区。陆上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新疆、长庆、四川、中原、华北、大港、吉林、江汉、青海、河南等20多个主要生产基地。

2013年,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33.39×108t,我国排名列世界的第14位。中国原油年产量2.1×108t,目前中国的储采比是15.9。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在近几年能源紧缺的背景下,中国陆地和海上气田的开发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3年,我国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4.4×1012m3,我国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居世界第11位。

21世纪,石油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材料和战略物资。石油与全球政治、经济和国家战略紧密相关。

以上就是关于石油工业有哪些特点 ,我国原油总体类型及特点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石油工业有哪些特点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石油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原油一般有哪些类型和特点?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4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