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花生蚜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花生蚜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简介:关于花生蚜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花生蚜属于同翅目蚜科,又名苜蓿蚜、豆蚜、蝗蚜,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危害程度不一,从20-30%到60%以上不等,山东、河南、河北为重灾区。花生从出苗到收获都可能受到蚜虫的危害,但在初花期前后危害最为严重。蚜虫多集中在嫩茎、芽、心尖叶、嫩叶后面和花蕾、花瓣、花管、果针上。

花生蚜虫也是花生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它有广泛的食性,可危害200多种寄主植物,如苜蓿、苕子、豌豆和豇豆。以虫群的形式,集中在花生的嫩叶、芽、花柄、果针上吸汁,使叶片变黄萎缩,生长减缓或停止,植株矮小,影响花芽形成和荚果发育,造成花生减产。

花生蚜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

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两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毫米,深绿色,有光泽。触角有6个节,第1节和第2节暗褐色,第3节和第6节黄白色,节间褐色,第3节较长,有4-7个成行排列的感觉圈。翼基、翼痣、翼脉都是橘黄色的。腿关节、胫腓骨关节末端、跗关节为深黑色,其余为黄白色。各腹节背部有硬化的深褐色条纹,L节和7节各有1对腹突。腹管黑色,圆柱形,末端略细,有瓦状花纹,比尾片长一倍。尾片乳突呈黑色,上翘,两侧各有三根刚毛。无翅胎生雌蚜虫体长1.8-2.0mm,肥胖,黑色至紫黑色,有光泽。

长椭圆形,开始是淡黄色,后来草绿色到黑色。

若蚜虫

黄褐色,体上有薄蜡粉,腹管黑色细长,尾片黑色短。

花生蚜虫的发生规律

生成代数因地而异。山东河北20代,广东福建30代以上。蚜虫主要在向阳处的荠菜、苜蓿、稻丁等寄主上越冬,少量以卵在死亡寄主的残株上越冬。在华南各省,它能在豆科植物上继续繁殖而不越冬。

次年春季气温升至10时开始北移,3月上半月繁殖为害。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开始产生有翅蚜,并向附近的豌豆、刺槐、国槐等植物迁移为害。花生出现后,转移到花生地里危害。5月底至6月底花生开花结荚期是蚜虫危害的高峰期。收割前产生有翅蚜虫,夏季迁徙到豆科植物上度过夏季,秋季播种花生后转移到花生地里,直到深秋产生有翅蚜虫产卵越冬。春末夏初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和繁殖。旱地、坡地、密植地块重。主要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和草蛉。

花生蚜虫的防治方法

(1)通情达理的邻居。尽量避免在花生田周围的地块种植豌豆的其他寄主植物,以减少危害。

(2)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播种,合理密度种植,防止收田;及时灌溉,防止田地过湿;清扫农村,清除田间病残,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破坏蚜虫生存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化学控制。

加强预报,当天气干燥,蚜虫丘率达到30%或白盾蚜虫数量达到1000头以上时,应立即进行防治。

毒土(毒沙)。每667平方米选用1.5%乐果粉或2.5%敌百虫粉1.5-2公斤,或10%新拌磷粉颗粒0.5公斤,或3%久效磷颗粒或3%甲拌磷1.5-2公斤,配合花生播种,上述药剂加入25-40公斤干细土(沙),混匀后施药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花生蚜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68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