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养殖技术
  3. 软壳蟹立体化养殖(肉蟹的养殖技术)

软壳蟹立体化养殖(肉蟹的养殖技术)

简介:关于软壳蟹立体化养殖(肉蟹的养殖技术)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养殖技术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这里是农民兄弟的大家园,分享农村、农业、农民生活,服务农民朋友,带你走进农业、农业、农业的神奇领域。

1. 肉蟹的养殖技术

一个好的淡水水池一定要有干净的水质和充足的供水,池水和池水的排水要很方便,池内土壤为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风良好。面积不宜过小,水深应保持在0.6——1.5m之间,可在水面以上形成几座小山,称为蟹岛,便于采光,不为挖洞建洞提供条件。

2. 保持池水清洁

如果是新建的淡水养殖池塘,在放养蟹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医学消毒。通常使用漂白粉来保持池水的清洁和对螃蟹无害。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整个泳池的大小,确定实际体积,然后根据大小分配合理的漂白粉量。水溶解后,应在短时间内泼满整个水池。通常,库存在5-6d的清算池后可用。

3.培养良好的水池水质

前一步漂白粉消毒后,3-4天后,可向池中放入150kg左右的有机腐殖质肥料。几天后,池的颜色将逐渐变为蓝绿色,水应保持其清洁卫生状态。

4. 种植适合的水生植物

螃蟹的生长习性与水生环境密切相关,淡水池塘养蟹应充分利用这一习性,在池内种植或放置一些适宜的水生植物,塑造预期的自然生长环境和氛围。

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的另一个目的是起到分散作用,使蟹类可以分散在池中的不同高度,需要注意的是,水生植物的种植不宜过于密集,为阳光留出一定的空间。

1. 首先,把观赏蟹养在家里一个较大的盆子或鱼缸里。它通常被放在鱼缸里。在罐子的底部放一些彩色的石头和软沙子。将干燥的自来水倒入水族箱中,以免水损坏蟹壳。并且可以在鱼缸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藻类、水草等,为观赏蟹创造良好的氧气环境。

2、其次,观赏蟹的喂养,因为观赏蟹是杂食动物,可以喂蛋黄,还有动物内脏、鱼虾、白菜、干豆、南瓜、土豆、螺贻贝肉、红虫等,一点也不挑食,非常好喂。一天两到三次就够了。

3.最后,携带观赏蟹的地方应经常清洗。清洁时用手握住蟹,然后用含肥皂的牙刷清洗,特别是在深裂缝处。拉它的脚刷。然后,用水冲洗。鱼缸也需要彻底地,偶尔地加盐,以防止疾病。

4、另外,观赏蟹的水族箱一定不要投油,否则观赏蟹会因为水质而受损,也不要吃太多,这样也会影响水质。

2. 观赏蟹养殖

平阳县西湾乡二沙绿蟹养殖场

1. 先在放螃蟹的桶里倒入少量白酒,就可以去除异味了。

2. 当螃蟹稍微失去意识时,用力拍打它们,最好是用抹刀的背面,直到它们被打昏。

4. 暂时放下刮刀,拿起刷子,刷蟹平坦的腹部。

5. 当你刷牙时,你不应该想象你在刷螃蟹,而应该想象你在刷鞋子,不要错过任何角落。

6. 检查是否有淤泥,并将其放入另一个桶中。

7. 用水唤醒它们,

0

[

3. 肉蟹养殖场

]海蟹产地比较多,有野生的和人工的。市场上的野蟹一般是从宁波、台州等地打捞上来的,是真正的野蟹。一般在每年12月左右,会出售圈养的游蟹。

区分人工游蟹和野生游蟹的方法是看游蟹的肚子,这也是最方便的区分方法。野蟹的腹部表面更亮一些,也不那么泥泞。人为凸起的腹部表面缝隙会有更多的黑色物质,因此更容易区分。

这是波图纳斯的腿。野生蟹腿和养殖蟹腿的区别也比较大,一般可以用肉眼分辨出来。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野生蟹的腿会比养殖蟹长,蟹爪也会比养殖蟹大。

4. 肉蟹的养殖技术视频

青蟹养殖技术要点

首先,正确选择繁殖地点是成功的关键

1. 水质及泥沙:内湾中部高水区或高水区,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沉积物为有底泥的滨海河口地区,以淡水资源为佳,适宜盐度范围为8 ~ 26。养殖池的主要理化指标:pH值控制在7.8 ~ 8.6,最佳盐度为8 ~ 26,溶解氧为5 mg

氨氮低于0.5 mg/l,硫化氢低于0.1 mg/l,化学耗氧量低于4mg /l,池水透明度30 ~ 40cm。

2. 水位与蟹池形状:池底以锅底形状为好,挖中心沟和环沟,沟深0.5 ~ 1.0米,宽度2 ~ 6米,沟滩面积比为13,沟与闸相连。在入口处安装过滤网,在排水口安装防逃逸网。根据蟹的习性,保持夏凉冬暖,池水保持在0.7 ~ 1.0米

最深蓄水可达2米以上;这个池塘容易排干水。

3.防逃逸设施应完善:池坝四周内设毡、塑料板、水泥板、聚乙烯网等防逃逸设施,高度为50厘米。

第二,选择优良的幼苗

1. 蟹苗的来源有自然捕捞的种子和人工培育的种子,以天然种子为主。自然海域4 - 11月有苗种,5月初至7月底为夏季苗期,8月中下旬至10月底为秋季苗期。人工育苗一般在5 ~ 6月。

2. 质量要求人工养殖栽培的幼虫多为变形至C4期,规格在5000/kg以下,壳硬,颜色绿色,规格整齐,附属物齐全,伤无,反应灵敏,生命力强,壳宽10毫米。

3.苗种宜选用浙江地区,尤其是三门湾青蟹,具有“金爪绿背黄腹”的鲜明特点。肉鲜嫩可口,还有点甜。蟹爪饱满,黄红相间,呈椭圆形,甲壳绿而有光泽;广东和福建的南方青蟹苗长而深红色。

长圆形,甲壳缺乏光泽和斑驳。一方面,南方青蟹苗木不适合在江浙地区繁殖,特别是冬季,会出现无法正常越冬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这种蟹的养殖质量不如浙江当地的蓝蟹。

4. 种子在储存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药物处理,以杀死体表上的细菌。可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幼苗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 ~ 30分钟,田间绿蟹放养密度控制在4.5只/平方米。

第三,池塘养殖青蟹冬季过冬准备要充分

1. 先对越冬池消毒。特别是老池塘,最好挖一条新沟,因为绿蟹喜欢在新土上开洞,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蓝蟹往洞里钻更深的洞,另一方面,让冬天的绿蟹暂时在小范围的洞里,便于管理钓鱼。

2. 要求池中蓝蟹的四肢不得受伤、残废或患病。入池前用消毒液浸泡(如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等)。控制进入时间在11月下旬或12月初。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 ~ 6只为宜。

3.管理措施:控制水温在9以上,以12为宜,盐度10 ~ 20,pH值在7.8 ~ 8.5之间,溶解氧大于3mg /l,光照略暗,避免强光刺激。

4. 食物的选择和质量

三门青蟹肉好吃又能创品牌,这主要和它的食材选择有关。以淡水蜗牛、牡蛎、蓝蛤等贝壳为主要食材和补充饲料,不以传统的新鲜小杂鱼为主要食材喂养。一方面,残留饵料少,有利于池水环境的保存;另一方面,贝类

饲料接近青蟹的天然饵料,非常有利于提高青蟹的养殖质量,特别是饲喂淡水蜗牛和配合饲料,可以减少海洋疾病的传播。

5. 清理池子,控制疾病

除防病除淤消毒外,还不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沸石粉、天然水质改良剂等微生物制剂。每次出现对虾、脊尾白虾等混合虾大量死亡时,要及时谨慎使用,一方面使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堵细

另一方面,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生物抗菌剂(每100公斤添加50克)。

1、宠物蟹首先需要一个大小合适的容器,通常带盆,但盆壁最好高而陡,或者比较光滑,防止它爬出来。你也可以用鱼缸来养,但最好不要太大,这样管理起来不方便。你需要在容器里放一些沙子,然后躲起来。

2. 养螃蟹需要一定量的水,因为这种动物本身就生活在水中。但是它对氧气的需求量比较高,所以一般不要释放过多的水分,最好不要通过它的身体,这样它才能更好的呼吸。应定期更换水,以保持水的清洁卫生。

3、如果用比较深的水位养蟹,需要保持充氧。将泵的一端放入水中保持水中的氧气水平,这有助于螃蟹呼吸。值得一提的是,它虽然用鳃呼吸,但只要鳃保持湿润,就能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所以不需要在深水中浸泡,在浅水中也可以养起来。

4、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吃的食物很多,而且有食腐的特点,但是最好不要给它喂一些腐烂的东西,以免吃了之后生病。平时可以喂一些小鱼虾或蔬菜等,它有大量的食物,所以每次喂的时候,也要注意清理食物残渣。

5. 海蟹的养殖技术

【锯齿蟹池塘养殖技术】

蓝蟹的学名是锯边蓝蟹,俗称虫荀、蓝饵。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十足类、爬行类亚目,短皮类、游蟹、青蟹,是我国珍贵的水产品之一。其肉质口感鲜美独特,营养极其丰富,被誉为美食盛宴,食用药用价值高,尤其是交配后性腺成熟的雌蟹(红虫、高蟹)有海中人参之誉,是女性老少体弱的高级补品,蟹壳可制成几丁质,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蓝蟹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浙江等沿海地区,尤以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为主。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新西兰、美国、印度洋、红海和南非等沿海水域。

蓝蟹喜欢栖息和生活在内湾-潮间带泥滩和泥沙地带,这里是河流、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地方,也是海水和淡水缓冲交换的地方。蓝蟹是会游泳、会爬行、会挖洞的螃蟹,一般白天住在洞里,晚上出去觅食。蓝蟹是肉食性的,喜欢吃小贝类、小蜗牛、小鱼、小虾和小螃蟹。青蟹也是一种范围较广的盐性海洋蟹,其培养适宜盐度为7~ 33,适宜温度为10~ 20,适宜温度范围为6~ 35,适宜生长水温为18~ 25。此时的青蟹活动旺盛,食欲旺盛,耐干露的能力也很强。当一只健康的绿蟹离开水时,只要它的鳃腔里还有少量的水。它使鳃丝保持湿润,可以存活数天。绿蟹一生共经历13次蜕皮(其中幼虫变态蜕皮6次,生长蜕皮6次,生殖蜕皮1次)。总之,青蟹的变态发育和整个生长生命过程都伴随着蜕皮。一般春季(4 ~ 5月)放生的6 ~ 8只小蟹,夏季(7 ~ 8月)放生3个半月至4个月,可达200g ~ 250g,每只重可达200g ~ 250g。如果在秋季(9月至10日)放生的幼蟹需要越冬和养殖至次年5至6月,它们也可以达到商业规格。

根据全国沿海地区多年的生产实践,所采用的养殖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有单一养殖的蟹池(池),也有混合养殖的蟹池、滩地低坝高网养殖、桩杆吊笼养殖、水泥池养殖等,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简单介绍了青蟹池的养殖技术。

1. 蟹池建设

1. 青蟹池(池)应建在涨潮区,无工农业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和生活污水污染,海水新鲜,换水自净力强,理化因素稳定,潮差大,内湾风静,有一定的陆源淡水注入,海水比重在1.007 ~ 1.021之间。pH值在7.8 ~ 8.5之间,水温在10~ 30之间,透明度20 cm ~ 30 cm,化学耗氧量4mg /L ~ 17.6 mg/L,铜离子浓度不大于0.488 mg/L。

2. 蟹池底部的土壤质量不仅关系到蓝蟹的潜伏栖息地,还直接影响到堤防的牢固程度,因此宜选择保水、不渗漏、附着力高、不易坍塌的均质土壤。

3.塘面积单养绿蟹的塘面积为3亩~ 5亩,虾蟹混养的塘面积为10亩~ 20亩。如果繁殖池面积过大,则需要用竹篱或屏障将其分隔成几个区,以便于不同个体大小的绿蟹进行分类(等级)繁殖。

4. 池的形状和池的深度一般为矩形或方形(矩形池的长宽比为5:3 ~ 3:2,水深为1米~ 1.5米),池的方向一般为东向西长,北向南短(但不是强制性的)。池底结构通常有平底、微斜底和壶底三种。

5. 池滩与池沟底部应沿沟(中心沟、环沟、交叉沟)开挖,滩沟面积比约为3:1。沟深一般在0.5米以上,沟上口宽度为3米~ 6米,沟壁(侧)坡度为12 ~ 12.5,主沟(中心沟)应与控制闸相连,便于排水调节。海滩上一定要有一些空地作为“蟹岛”,可以让绿蟹栖息和躲藏,减少它们的相互残杀和伤害。

6. 池坝周围的防逃逸设施,必须设置防逃逸围栏(可采用水泥板、竹栅栏、硬塑料板等材料),设施高度应高于池内最高水位50厘米以上。设施板、篮的上端要向池面稍倾斜,设置一定要严密牢固,有效防止青蟹的逃逸。

7. 隐蔽物的设置为防止和减少蟹蟹之间的接触机会,使其脱壳生长安全,应在池内放置一些障碍物和隐蔽物,如插入多排梅桩状的竹枝,枝、杆的切割距离为30厘米~ 50厘米,放置部分陶管、水泥涵管、竹管、砖片、人工洞穴等设施,供隐蔽物使用。隐蔽物的设置可以增加蓝蟹躲藏和生活的空间,达到分散和疏离蓝蟹群落的目的,减少偶遇,使蓝蟹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自由选择栖息地。

8. 蟹池宜建1 ~ 2个进排水可调的控制闸门,并在方形小便池内进行水的交换和对流。为了节约施工成本,还可以在隧道内安装水泥涵洞水闸。建议有条件的蟹池采用上、中、下三联闸或上、下两枢轴块设计安装。这样,就可以根据养殖池水体的变化,及时进行换水。但对于潮汐较高的池塘,必须配备水泵,以保证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的供水方便、安全。

二、种子放养

1. 清理池塘,消除危害

清池是指清除池中所有不利于绿蟹生长和生存的因素。清除的对象是:有机沉积物、捕食绿蟹的生物、与绿蟹竞争食物的生物、破坏池塘设施的生物、致病生物。池水是否完全清净,是关系青蟹能否健康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认真做好。

(1)必须进行全面的清淤池塘清淤之前,特别是在旧的池塘,绿色螃蟹,收获后的淤泥和有机沉积物应该搬出去的池塘,和打开闸门应该还可以反复冲洗,然后池塘中的水应及时排水,和池塘的底部应该暴露于太阳,所以剩余有机物可以进一步氧化和分解。要做好池塘的养护工作(堤防、闸门、沟墙、防逸设施、堵漏等)。

(2)蟹苗投料前15 ~ 20天应进行池塘害虫的药物清除。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它不仅能杀死鱼、虾、寄生虫、微生物,还能改善池底水质,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青蟹的顺利生长,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中400克至500克,用开水开热洒满整个池或晾干,10天后药物消失;漂白粉,对原生动物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所以能防病,还能杀灭野生鱼类等敌方生物,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中40克至50克,用水稀释后均匀撒满整个水箱,1天至2天属性消失;茶籽饼,主要杀灭鱼类和贝类,用量每立方米水中20g ~ 25g,使用前,将茶籽饼压碎放入淡水中浸泡24小时,稀释均匀后与水渣一起飞溅,2天至3天性质消失。注意,以上三种药物的清洗池应在晴天上午8点以后进行,以提高池的功效,并且在清洗池之前尽量将池水排干,这样可以节省药物的用量。蟹池的死角、坑洼、洞穴要尽可能均匀地喷洒。药性消失后,应及时注入海水,并保持水深20 cm ~ 30 cm,待池内水位升高至1米以上2 ~ 3天后放苗。

2. 蟹苗自由繁殖

目前,青蟹养殖苗的来源主要是海洋天然苗和工厂化人工栽培苗(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尚未完全普及,种苗来源还很少)。应选择壳坚硬结实、甲壳绿色、规格整齐、身体完整无损伤、完全完整(尤其是一对螯合体和游脚不能缺一只而损伤)、反应灵敏、精力充沛、爬行速度快、无病的健康苗。

(2)苗木规格及放养时间全年夏季苗木规格一般大于幼蟹III期,6 ~ 7月可放生,经过3个月~ 4个月的精心饲养,可满足商业食用蟹的要求;当年秋苗规格与当年夏苗规格基本一致,9 ~ 10月可育苗,越冬至次年5 ~ 6月后可达到商品规格;去年,蟹苗在秋末经过冬末直到春季,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经过3个多月的饲养,到7月至8月达到商品规格。这三种青蟹苗的放养,如果当时的苗量不足,可以更换,但要力求与青蟹苗的规格一致。

(3)放养密度青蟹养成蟹的放养密度(放苗量),要根据各地区的综合实际条件(如蟹池的水深水温条件、进换水条件、种苗资源条件、饵料资源状况、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灵活掌握。若单养青蟹池塘面积在3亩5亩左右的,当年养成蟹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3只平方米,即亩放苗量1000只1500只(指夏苗)。对放养秋苗的池塘,可以适当放宽放养量,每亩以1500只2000只为宜。面积若大于10亩以上(含10亩)的养蟹池,其放苗量应适当减少,夏季苗亩放苗数为800只1000只。虾蟹混养池,面积在20亩以上,亩放蟹苗量一般应控制在600只以内为妥(指以养青蟹为主,养虾类、鱼类为辅的池塘)。

三、日常管理

1.投饵技术

(1)饵料种类青蟹属于肉食性蟹类,因此,要以肉食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常用饵料有红肉蓝蛤、寻氏肌蛤、鸭咀蛤、小毛蚶、短齿蛤、淡水河蛤、淡水螺等小型低值贝类以及小杂鱼、杂虾、杂蟹等,也可投喂一些青蟹人工配合饵料。其可食饵料的种类较多,可根据当地的实际资源情况选择,只要无毒无害、青蟹喜欢觅食的廉价饵料,都可作为保障供给的饵料源,但要求饵料必须新鲜,霉烂变质的饵料切不可投喂,否则会严重影响青蟹的健康生长。

(2)投饵比例养殖期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潮汐、水质和青蟹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如青蟹在水温15以上时摄食旺盛,26时达到最高峰,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3时,其摄食量就明显减少,如浙江沿海(温州、台州一带)5月6月和9月10月水温较适宜,青蟹的摄食量会增强,应多投饵;7月8月高温期水温偏高,5月以前和10月以后水温明显偏低,青蟹摄食量会减弱,则应少投饵。

在大水潮或潮涨时,青蟹摄食较多,小水潮或潮退后摄食量较少;大水潮换水后,水质好摄食增强,投饵量与平时相比可增加1倍;若遇多雨天,池水混浊或天气闷热,食量就下降,这时要适当减少投饵量;天气寒冷,水温下降到10左右,青蟹活动少或不活动,觅食少或不觅食,要注意少投饵或不投饵。

青蟹的摄食量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步增加,但日摄食量与其自身体重之比则会随体重增加而下降。一般日投饵量与青蟹个体大小的关系和百分比为:蟹甲壳宽3厘米4厘米,掌握其日投饵量占体重30%左右;5厘米6厘米时日投饵量为20%左右;7厘米8厘米时日投饵量为15%;9厘米10厘米时日投饵量为10%12%;11厘米以上为5%8%。

(3)投饵方法饵料要均匀地投放于蟹池的四周,不宜投放在池中央,有条件的池塘,最好在池周边设几处食料台,以便更好地掌握日所需投饵量。根据青蟹日伏夜出活动觅食的生活习性,可清晨投喂日投饵量的三分之一,傍晚投喂三分之二。八月中秋西北风起(指农历),前、后半夜温差拉大,青蟹则易烦躁,半夜后易逃跑,最好在前半夜,适量增投一次饵料,既可防止青蟹逃跑又可减轻其相互残杀。总之,投饵要根据水质条件、天气变化、蟹体生长蜕壳情况等要素,灵活掌握每日所需的投饵量。

2.水质管理

良好的池塘水质环境是青蟹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青蟹的一生要经过多次蜕壳才能长大成成蟹,而其蜕壳的活动都在清晨或后半夜进行。如果没有清新良好的水质或溶氧量不足,青蟹就无法顺利完成正常蜕壳和增长,甚至会导致死亡。保持池水清新稳定,溶解氧丰富,青蟹蜕壳就容易,且生长快,所以一定要认真管理好水质。管理好水质的基本内容是换水纳水、控制水位,调节水温、盐度,保持适宜透明度、pH值和溶解氧,确保养殖池水的清新稳定。

(1)合理换水换水是改善水质环境的最经济而行之有效的办法。日常换水掌握”量小次多”的原则,一般3天5天换一次水,大水潮时多换水,日换水量为全池水的1315。高温期池内水质差,池外(外海)水质好则要增加换水量,以12或23的比例进行,具体应根据本池池水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注意在进水时流速不宜太急,流量不宜过大。此外,在换水时还需注意了解掌握外海水质变化状况,如发现外海水发光、粘滞性大、有异味、有赤潮生物时,不宜进水。正常的水位应保持在1米上下,高温季节的水位可升到1.5米左右,以维持养殖池水温的稳定。

(2)调节盐度当池内海水盐度过低或过高时,要及时换水调节,特别在多雨季淡水汪期或多台风暴雨天,出现池内海水比重过低时,应及时开启上部闸板,先排出池内上层低比重水,然后纳入高潮位的中下层高比重海水。对于高滩建池自然纳水困难,可用提水泵抽取中下层海水调节。

(3)稳定理化因子要确保池内各理化因子相对稳定,换水前后要随时检测池内外海水的温度、盐度,尤其在降雨前后更应引起注意,避免换水前后温度、盐度变化过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30厘米为宜,还需保持良好的水色(浅黄色、黄绿色)和充足的溶解氧(大于3毫克升),pH值控制在7.88.5之间,一旦发现池内有腐败物要及时清除。

(4)投放水质改良剂青蟹养殖中通常使用的水质改良剂,主要有光合细菌、沸石等。光合细菌能有效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可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大有好处。其使用方法是在蟹苗种放养前的5天6天全池泼洒光合细菌液15ppm20ppm(菌液浓度每毫升达10亿个以上),以后每隔10天15天泼6ppm8ppm,可结合实际灵活掌握应用。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蟹池准确的生产情况,青蟹饲养管理中除了加强科学投饵和水质调控管理外,还应做好日常的巡池检查工作。

(1)巡池检查要坚持建立健全每天早、晚巡池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闸门、堤坝、防逃设施、水色、水位、青蟹觅食、生活活动状况及池边四周有无病蟹的出现等。特别在盛夏秋季的雷雨天、雷雨前和无风闷热的傍晚及早晨日出前,久晴后下大雨,池水盐度突变时,最容易出问题,所以更要加强巡池,防范青蟹逃逸及意外事故的出现。

(2)水质和蟹体生长检测坚持每天测量养殖池的水温和比重,尤其是下雨后和换水前后更要注意勤检测,及时掌握水质环境因子的变化。在整个青蟹养殖期间,做到每隔15天随机取样测量青蟹的背甲壳宽和体重,通过测量,了解不同季节青蟹的生长情况,以便适时调整投饵量。

4.越冬管理在越冬前尽量做好降低池内水位工作,促使秋蟹在池的中边沟两侧及塘底挖掘洞穴潜伏过冬,当北方冷空气来临前要尽量加高水位,以防秋蟹冻伤,影响越冬成活率。越冬期水温在10以下时不须投喂饵料,水温在12上时,则少量投饵,水温回升至14以上,要适当增投饵料,对面积小、保温性差的池塘,可搭棚盖上覆盖物越冬。

四、病害防治

当前,对青蟹养殖病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透,所以现在仍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防治,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从增强青蟹体质和自身的抵抗力入手,以减少减轻病害的发生,达到青蟹养殖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1.青蟹纤毛虫病及丝状藻附着综合症

该病一般会发生在青蟹幼体期,也可能发生于养成期。此病具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等特点。

(1)病蟹症状发病初期,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毛状物,活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手摸体表有滑腻感。用显微镜可观察到钟形虫、累枝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绿状藻存在。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引起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生长发育停滞,体质虚弱难蜕壳,死亡率约占20%30%左右。

(2)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池塘放养密度过大,残饵过多,污染严重,水中的有机质含量偏高,造成养殖池水极度富营养化,致使纤毛虫及丝状藻大量繁殖,特别是每年的7月份9月份高温期,大量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生于蟹体上,严重影响了青蟹的正常生长发育。

(3)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做好正常换水,调节水质,排水时及时捞去池中残饵,定期泼用氯制剂消毒,定期重点监测氨氮、pH值,一旦发现超标,立即换水,全池泼洒100克立方米150克立方米沸石粉或10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净水宝”。对发病的池塘可用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按852的比例)混合泼洒,浓度为1.2ppm1.5ppm,连用3天,第4天全池泼洒”富氯”0.3ppm;或第一天用”纤虫清”1.2ppm1.5ppm,进行全池泼洒,第二天换水后全池泼洒”富氯”0.3ppm。对病情严重的,可7天10天后再使用一次,则可杀死蟹体表的附生物。消毒杀灭病虫害后,饵料中掺拌抗菌素制成药饵,并添加0.1%0.2%蜕壳素,连喂7天为一疗程,可使疾病得到全面有效控制。

2.青蟹蜕壳不遂症

青蟹发生蜕壳不遂病,是整个青蟹养成期中危害最严重的病例之一。该病主要由水环境突变,病菌感染引发所致。

(1)发病症状该病一般多发于每年的秋季,每当第一次寒潮初来时,大量体重在150克左右的青蟹容易感染弧菌,在未收捕继续留养的过程中逐渐恶化死亡。病蟹体液白浊,基节的肌肉呈乳白色(健康蟹呈蔚蓝色),折断步足会溢流出白色粘液,通常称”白芒病”。发病池塘极易重复感染,死亡率可达30%80%,对养殖生产影响特别严重。

(2)发病原因秋季水温在2225时为水体中孤菌等病原菌最适繁殖的条件,而水温下降又会降低青蟹的活力及抗病力,病原菌感染为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发病还与青蟹特殊生理生态结构有关,秋季2528水温时正值青蟹集中生殖蜕壳期,一般蜕壳硬化时间较长(2天3天),极易感染病菌。此时,若环境突变、水质、涂质不良也易使雌雄体交配受阻而造成大量死亡。

(3)防治方法保持良好水质是防病的最基本的措施,养殖过程中应严防外染源污染及外病菌源感染。在发病前半个月用25ppm生石灰或2ppm漂白粉每隔7天交替消毒,以改善水质,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同时能刺激部分青蟹提前蜕壳,促使蟹与蟹之间的蜕壳期叉开。对发病的池塘用0.33ppm二氯海因或0.8ppm溴氯海因进行全池水体消毒,连用2天3天,同时结合内服强力霉素,连用5天7天,其效果较好。

3.青蟹的黄斑病

青蟹黄斑病一般多发于期以后的幼蟹或成体阶段,是目前养殖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病病程长,死亡率高,仅次于蜕壳不遂病。

(1)发病症状此病得病初期在青蟹的螯足基部和背甲上出现黄色斑点,而后在腹甲上出现铁锈色斑点,或在螯足基部分泌出一种黄粘液。螯足的活动机能减退,失去活动规律和摄食能力,腹甲上斑点中心部稍凹下,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斑点扩大,互相连接成为形状不规则的大斑,中心处有较深的溃疡,边缘变黑色。剖开甲壳检查,在其鳃部可见像辣椒籽般大小的浅褐色异物。

(2)发病原因引起此病的病原细菌种类较多,分布也很广。发生此病的直接原因是青蟹在收捕、运输、养殖过程中甲壳上表皮受伤,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侵入所致。其发病频率及感染率是随着水温升高而增加,一般的发病时间大多在水温偏高、雨水较多的季节。

(3)防治方法投喂新鲜饵料,多投活性饵,如贝壳类的兰蛤等,可减少该病的发生。在蟹苗的捕捞、运输、养殖生产过程中管理操作要细心,防止蟹体受伤害。放养的密度不要太高。保持水质清新,放养前苗种要用200ppm福尔马林溶液浸洗2分钟3分钟,以杀灭甲壳体表上的寄生虫和病原菌。尽量保持养殖池水盐度稳定,定期使用25ppm生石灰或2ppm漂白粉进行灭菌消毒,并做到每月全池泼洒茶枯浸出液,刺激青蟹蜕壳,减少疾病发生。对已发病的池塘,可用0.5ppm二溴海因进行水体消毒,连用3天。同时配合内服复方环丙沙星,用量为每天每100公斤施用5克,连用一星期,可预防和减轻疾病的发生。

4.青蟹的黄水病

青蟹黄水病一般多发于翌年的7月8月与9月10月份,对青蟹养殖生产危害匪浅。

(1)发病症状因在临死前肌肉液化成”黄水”而得名,每年春夏之交的发病率要比秋季高,严重时死亡率达70%以上,直接影响到青蟹的健康生长。

(2)发病原因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季节水质、底质差,细菌大量繁殖引起。7月10月昼夜温差大,加剧了该病的发生。每当春夏季虾类养殖发病旺季,虾蟹混养池(塘)所养的青蟹,虽然能对低剂量的白斑病毒有抵抗力,但出现病虾大量死亡沉积于池底时,一旦池内鲜活饵料短缺,对原来已感染过”黄水”病菌但还未发病的青蟹,觅食了这些死虾后,会在大剂量的白斑病毒感染助动下,很快发病,并开始大批量集中死亡。

(3)防治办法发病前半个月用生石灰25ppm或二溴海因0.3ppm进行全池泼洒预防,同时结合内服复方环丙沙星,用量为每天每100公斤蟹体施用3克,连用3天,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对已发病的池塘应连续消毒3天,内服复方环丙沙星,每天每100公斤蟹体施用5克,连服5天7天有较好治疗效果。

五、商品收获

1.收捕时间

青蟹幼蟹在池塘内经过3个月5个月的精心饲养,体重达到200克250克以上,即可开始收捕。具体的收捕时间应根据市场行情、池塘养殖中后期生产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如池内蟹密度高低、个体规格大小、肥满度、水温、水质、底质、饵料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决定早捕还是晚捕,怎么捕,每次捕多少为佳。但常年的收捕时间为8月12月(也有留养过冬来年1月3月捕)。

青蟹养殖与收捕有它的特殊性,所以一定要按照灵活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收捕:“一次放苗多次疏捕,多次放苗多次收捕;捕大留小,捕肥留瘦”,“有伤残蟹病蟹先捕,有发展潜力健康蟹后捕;市场行情好多捕,市场行情差少捕”这样才能获得较佳的产量、质量和较满意的经济收益。

2.收捕方法

在青蟹养殖生产实践中,广大养户已积累了不少丰富的捕蟹经验,其主要方法有:

根据青蟹在涨潮时溯水集聚到闸门附近、企图逃离的习惯,采取捞网捕捉的方法。

潮涨池内纳水时,将蟹笼投放在闸门处,蟹趁逆流而进入笼捕。

采取平时日常管理进排水产生顺逆流的有利时机,放置多节纺锤形倒刺网捕。

遵循青蟹贪食和夜间出穴四处频繁活动的规律,进行投饵引诱入板扌岙网扌岙捕(灯光照捕)。

将池水排干露滩,用铁齿耙耙捕、捅洞穴钩捕、用手捉摸捕。

上述几种捕捞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慎捕,特别是用手抓蟹时要小心,不要被蟹将军的一对粗壮而强有力的螯足钳伤。

3.捆扎方法

捕捞起来的青蟹,应先放在盛有绿色树枝叶的(如芦梗叶等)装置物、塑制桶内,防止它们互相钳咬致伤。然后逐只检查,挑选符合商品规格的肥蟹,捆绑起来装入箩筐(最好是特制蟹箱)。不符合商品要求的瘦蟹小蟹,放回池中再养殖。如不能立即装运销售,遇到天气炎热,要将其存放在荫凉潮湿的地方,冬季捕放则要覆盖上防冻保暖的覆盖物。捆扎蟹用的草绳,可就地取材。一般夏天适用比较清凉的咸水草,冬天则用具保暖作用的长杆稻草,也可用塑料绳,既方便又易捆绑。

4.途中运输

夏天运输。先将用咸水草、塑料扁丝绳捆绑好的商品蟹,放入箩筐中,加盖浸于清新海水中数分钟,让蟹吐除混泥,吸入新水,即可装车。为防止日晒雨淋,车厢上应覆盖透气性很好的篷布。如是长途运输,每天早中晚洒咸淡适中的海水数次,以保持蟹体湿润。这样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青蟹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而且能保持较佳的色泽。

冬天运输也应先将稻草或塑料绳捆绑好的商品蟹放入竹箩或塑料箱装运。如遇天气寒冷,箩箱周围铺上稻草等保温物保暖,防止寒风冷气进入。在放入箩箱时,青蟹的口器应朝箩箱中心,上面加盖麻袋。最好选在白天行驶,长途运输则要求每天早、晚洒水(咸淡水适中)保湿。这样商品蟹离池可存放一个星期至半个月。

6. 肉蟹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靠谱,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养殖密度。

工厂化养蟹技术有它可行之处,蟹适应性较強,可工厂化养殖,但应该完善养殖技术。

7. 肉蟹怎么养活

河蟹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管理。创造生态脱壳环境:7-8月河蟹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次脱壳,这次脱壳时间长,并常出现因脱壳不顺利而死亡的现象。而水草正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还能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除着生物的基质。因此,养殖蟹池应尽早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善率达50左右,这样就可以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场所,有利于河蟹脱壳时躲避敌害,防止软壳蟹受其他蟹攻击。有条件的,将软壳蟹挑出来,放在通风、阴凉、有水草的池或盆内暂养,等蟹壳硬后再放池内饲养,以提高脱壳蟹成活率。合理增加投喂量:日常除供足水花生、水浮莲以及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外,每周搭配投喂2~3次动物性饲料,如屠宰场下脚料,小杂鱼、蚯蚓、螺蚌肉等,或者增加富含蛋白南、脂肪的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小科、黄豆等。粉质饲料最好混配后蒸制成块状投喂。投喂量为在池蟹体重的10~15,看第二天食料有无剩余而相应增减。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每天下午3~5时投喂,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性。避免水质污染:在河蟹的旺长期,要确保池塘水深1米左右,以清澈、干净、溶氧丰富为佳。定期换水,每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30厘米。换水最好在傍晚前进行,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发现池中河蟹多数登岸,且吐泡,尤其是白天有大批蟹攀爬出水面,且受惊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马上上岸,表明水中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尽快换水,换水量也应加大。及时防病治病:高温季节,河蟹易引发暴发病,因此,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辅以药物防治疾病。可定期交替泼洒1毫克升土霉素粉、0.5~1毫克升呋喃唑酮、1~2毫克升硫酸锌、05毫克升蟹安灵等药物;经常投喂药饵,每1000克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拦饵投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壳粉、骨粉、鱼粉、禽蛋壳粉,以利河蟹脱壳。寄生虫病可用5~1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其它杀虫剂全池泼洒,细菌性病用消毒药物进行水体消毒2~3次,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则效果更佳。防止逃蟹损失:蟹在夏霜秋初最易逃跑,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走的痕迹,检查是否有洞与外界河沟、稻田相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水口的拦护设备也要注意检查,防患于未然。螃蟹投喂技巧螃蟹是一种杂食性的水生动物。它的饵料有以下几种,但不能用单一的饲料饲喂。(1)天然饵料凡是它喜食的、自然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各种生物,均称为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陆生动植物等。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动物的饲料。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是它的好饲料。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浮萍、水浮莲、水花生、金丝草等,是它的主体天然饵料。底栖动物: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是它的上佳饲料。陆生动植物:包括黄粉虫、蚯蚓及黑麦草、狼尾草、聚合草等。(2)人工饲料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黄豆、豆饼、菜饼、棉籽饼、麦类、米糠、豆渣、酒糟、酱渣、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螺蛳、蚬子、河蚌、蚕蛹、黄粉虫、蚯蚓、小杂鱼、蝇蛆、畜禽内脏等。投放饲料,必须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般每天每次投饲量为蟹体重的5-8。但蟹有贪食动物性饲料的习性,如果长期投放动物性饲料,要在短期内改变成植物性饲料比较困难。投喂方法不同于其他水产动物,但基本上也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定位:水草可直接投放,其他饲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线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浅水处。以便观察蟹的摄食、活动等情况,随时增减饲料和调节水质。定质:精、青、粗饲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饲料和草类饲料为主,要稍多投些,后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时期,精饲料要多些。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水温高时取上限,水温低时取下限。不过,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时、定量、多点投喂鲜活饲料(如水蚯蚓、黄粉虫等)、鱼粉、麦粉、蚕蛹粉、花生饼、麦麸、嫩菜叶、人工配合饲料等。日投喂量不超过幼蟹体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成蟹喂养时,一年中总的饲料分配为动物性饲料占40,粗料(糠、饼、麸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蟹长骨骼的时节,在饲料分配上,青饲料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下半年是蟹肥育期,在饲料分配上,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20,青料占20。饲料投喂时间,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温未达到10时,

可少投或不投。如果这时水温超过10时,可投喂少量糊状饲料。4月中旬后,平均水温上升到10-15时,可投喂糊状饼类、豆渣、米糠、猪血、配合饲料等,数量不宜多。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7-10月份,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11月份以后,酌情少量投喂。具体投喂数量,3-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份为5-8;8-10月份为10以上。投喂时间一般为傍晚或下午4-5时

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内涵。这里是农民兄弟的大家园,分享农村、农业、农民生活、服务农民朋友,带你走进神奇的三农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软壳蟹立体化养殖(肉蟹的养殖技术)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养殖技术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养殖技术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养殖技术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377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