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字什么名字(代表作散文诗集和杂文集)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字什么名字(代表作散文诗集和杂文集)

简介:关于鲁迅的原名是什么字什么名字(代表作散文诗集和杂文集)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目光如炬,坚定有神;他精干清癯,步履坚实;他头发粗硬,直指苍天;他一身正气,傲视群鬼。

他写了无数经典名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新文学道路,是白话文和新文学的开创者。

他头发最厚,骨头最硬,是集合了所有响应者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文化进步的主要统帅,是重铸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思想家。

他就是最没有奴性和媚骨的鲁迅先生,永远像夜晚的灯塔一样站在思想的巅峰,给我们精神上的指引。

鲁迅没有丝毫的奴性和媚骨

而鲁迅先生,精神强大,影响深远,是一个个子不高,甚至很矮的人。

那么王先生有多高,或者他有多矮呢?

矮个子贵人出于好奇,曾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收集了很多鲁迅先生的老照片。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鲁迅先生的单人照看起来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给人一种骨气磅礴,风散的感觉。

但是,只要你和别人并肩站在一起照一张照片,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王先生的个子突然好像矮了很多,尤其是和比他高的人合影的时候。差距往往一目了然。

最明显的是王先生与萧伯纳等人的合影。

1933年2月17日,世界著名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访问上海,被文艺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视为一件大事。

早在吴淞口码头,就有400多名各界人士举旗相迎,场面比1924年泰戈尔访问上海还要恶劣。蔡元培、宋庆龄、林语堂等名人、精英纷纷加入欢迎队伍。

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和《中国论坛报》年的美国记者哈罗德艾萨克斯在一起聚了一会儿。

中午,宋庆龄在莫里哀路29号的公寓里设宴欢迎萧伯纳。鲁迅先生还陪萧伯纳吃午饭,饭后大家合影。

鲁迅后来在日记里写下“饭后照两张”。其中一张是鲁迅、蔡元培、宋庆龄、林语堂、哈罗德艾萨克斯、史沫特莱、萧伯纳的合影,如下:

左起:史沫特莱、萧伯纳、宋庆龄、蔡元培、哈罗德艾萨克斯、林语堂、鲁迅。

另一张是鲁迅、蔡元培、萧伯纳的合影,如下:

鲁迅,萧伯纳,蔡元培

仔细看三人的合影,你会发现鲁迅先生的身高只够萧伯纳的肩膀,只够蔡元培先生的眼睛。眼睛上方,多多少少有七八厘米。

如果以蔡元培先生为参照物,蔡先生在自传中说他的身高是1.67米。从这个角度看,鲁迅先生的身高应该不超过1.60米。

我看过一些文献说鲁迅身高一米六五。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和1米67的蔡元培的差距就不会那么明显了。一米六五的身高好像不靠谱。

据说,一位记者曾去鲁迅博物馆查找有关鲁迅先生身高的资料,并采访了鲁迅研究专家以征求意见。

专家表示,文献中所谓鲁迅身高1.65米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鲁迅研究会会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瑜先生说,鲁迅先生身高1.5米多一点。

在《感动中国的作家》一书中,作家王干非常肯定地说,鲁迅身高1米58,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所有资料中,对鲁迅身高最肯定、最准确的描述。

可能就是这个高度吧。可见鲁迅先生真的很矮。

但是,鲁迅先生:

个子矮小,却有着高贵的灵魂;

个子矮小,却有着非凡的才华;

个子矮小,却有着崇高的思想;

个子矮小,却有一副铮铮铁骨。

鲁迅的个人成就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使他成为思想巨人。

任何国家的落后,都是国民思想的落后;,是一个自立的先锋。

任何民族的颓废,都是民族精神的颓废。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故乡》中写道:

“我希望这没关系,没关系。这就像地面上的道路;事实上,地面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路了。”

鲁迅先生从小就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在变得懂事的过程中,他对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深深的思念和深切的关怀,从而有着拯救世界的崇高理想。

他想改变贫穷的国家,改变懦弱无知的人民,希望在精神上拯救自己的兄弟姐妹。

于是,他开始自我觉醒,自我崛起,抛开一切平凡的荣耀去走一条他坚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创业之路。

鲁迅,原名周章寿,改名周树人,1881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17岁时,他考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21岁时,他考上公费留学日本。完成日语速成班后,23岁进入仙台医学院,开始学医。

编发后的鲁迅

鲁迅在留学期间,做了两个惊人的选择:一是1903年,在清朝还活着的时候,剪掉了象征王朝奴隶制的辫子。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民族压迫宣传下,剪辫子行为是决裂,需要誓死的决心;

其次,1906年,因为在课间看“中俄战争电影”,看到日本人屠杀日本人,那些人“强壮的体格”表现出“麻木的样子”,于是决定弃医从文。

毕竟在中国,当医生比当作家更能赚钱。大多数文人身上往往伴随着“穷”字,而当医生基本可以温饱,归国医生更是雪上加霜。

山东省的别称/姓氏/粗鲁

迅这种选择,也是跟生活过不去了。

1904年,鲁迅与绍兴籍留日学生合影于日本东京

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一文中道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时说: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可见,在鲁迅先生的眼里,所谓挣钱与否这些世俗的眼光往往不值一哂。他的选择,是远大的理想,是民族的救亡,是中国的前途,是忘我的拓荒。

勇于解剖的自省者

酒鬼是壶中见日月,文豪是字里知高深。

鲁迅先生的高大,还表现在他勇于解剖自己的自省精神。

鲁迅、许广平、海婴一家三口合影

鲁迅先生既解剖小我(自己),更解剖大我(国民),解剖小我是前进的动力,解剖大我是拯救国家民族的良方。

鲁迅在文章中经常说:“我并无喷泉一般的思想,伟大华美的文章”;又说: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能否忽而奋勉,是毫无把握的。”

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一文里说:

“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有时批评说,我的文字是说真话的。这其实是过誉……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这是一种多么清醒的意识和可贵的精神啊!

我们都说鲁迅先生是冲锋在前的勇敢的人,但在先生自己,却感觉并没有如此勇敢,很多时候,他是心存畏惧的,畏惧什么?孤独,没朋友。

所以,在很多提笔为文之时,他往往是有所考虑,留有余地,更多的,则是对自己的自省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的心里除了民族、国家、国民,其实还小心的呵护着他想呵护的朋友和青年的,生怕他们会被自己的文章刺走。

鲁迅不仅自省,还有宽厚广博的悲悯,这种悲悯一旦遇到极端事件,带来的便是极端的愤怒和如狮的狂吼。

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鲁迅的原名是什么字什么名字(代表作散文诗集和杂文集)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81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