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

简介:关于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大豆蛾以幼虫形式钻入豆荚中吃豆,主要影响大豆的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

大豆蛾一年发生一次,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次年7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羽化,移至大豆田,上午休眠,下午3-4时后开始活动,晚上8时后停在大豆植株上。成虫进入盛期,日落前可看到雌雄蛾在豆田边相互追逐,形成蛾群。成虫卵多产于荚果上,少数产于叶柄、侧枝或主茎上。一般来说,一个卵产在一个荚上。孵化后,幼虫在豆荚上爬行寻找进入豆荚的地方,最后咬穿豆荚侧缝附近的豆荚皮,钻入豆荚。此时正处于大豆豆荚的嫩化阶段,幼虫开始吃豆荚里的豆子。直到大豆成熟,成熟的幼虫从豆荚边缘吃出一个小洞,从豆荚里出来,落到地上,钻到土里准备过冬。

成年人有趋光性。产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一般在毛荚上产卵,很少在无毛荚上产卵。此外,成虫产卵与荚果的成熟度有关。幼荚产卵多,黄老荚产卵少。

土壤高温高湿有利于化蛹羽化。当1 ~ 1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上升到20以上时,土壤中的幼虫开始上移化蛹。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化蛹羽化。

田间成虫的消长与降雨量有关。成虫在土中羽化,但出土能力很差。降雨不仅可以降低气温,影响成虫的活动,还可以堵塞成虫的羽化孔,使成虫难以出土,从而减少成虫数量。

耕作制度对大豆蛾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同等条件下,连作大豆田比轮作大豆田受害更严重,一般轮作可降低昆虫取食率40%以上。大豆与玉米等高大作物间作,客观上扩大了大豆的分布面积,不便于作物轮作。即使换茬,由于去年离荚田太近,仍有利于成虫羽化后的迁徙。

此外,品种的抗性和避虫性以及天敌的数量对大豆蛾的发生和危害也有一定的影响。

预防和控制方法:

1.长距离轮换:在栽培作物中,大豆蛾只危害大豆,其越冬场所为大豆田,成虫飞行能力很弱,不能长距离飞行。因此,长距离旋转可以减少其危害。

2.深耕:大豆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耕,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对于播有豆茬的春小麦田,夏收后立即翻地,可使上表土中的幼虫、蛹翻入地下,使蛹不能羽化,或羽化的成虫不能钻出地面而死亡,幼虫死亡率可增加。

3.化学防治:7月中下旬,在田间喷洒辛硫磷等药剂进行熏蒸,防止幼虫羽化飞向大豆田;8月中旬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幼虫,如2.5%功夫EC每公顷0.225 ~ 0.3升;或每公顷使用0.24 ~ 0.36升2.5%三唑酮乳油,并喷洒水。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68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