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北京三山五院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北京三山五院项目)

北京三山五院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北京三山五院项目)

简介:关于北京三山五院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北京三山五院项目)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三山五园是什么?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皇宫的总称,建于康熙至乾隆年间。自辽金以来,北京西郊一直是风景胜地,西山以东山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丰沛,山川掩映,具有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

所以历代都在这里修建宫殿等园林。乾隆年间,为了增加雨荷河水量以满足京畿用水需求,同时为了西郊防洪和发展水稻生产,对西山水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

目前公认的三山五园是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三山上分别有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景明园,附近还有长春园、圆明园,合称五园(见《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

扩展数据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毗邻颐和园。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它由圆明园、长春园和蕲春园组成。它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朝三代皇帝用150多年建成的大型皇家宫殿。被誉为“万园之园”。

它是中国古代建造时间最长、人力物力最多、景观最壮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传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典雅,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同时吸收了欧洲园林的精华,融合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它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和艺术的典范”。

长春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以南,北京大学以西。原址是明神宗的祖父李伟在明代建造的“清华校园”。园内有千湖、后湖、怡海堂、清雅阁、水荫阁、花居阁等景观建筑。据明代史籍记载,公园占地约1200亩,被称为“京城第一园”。

清代,在清华校园旧址上,利用残存的水脉和岩石,修建了长春园,作为郊外避暑的离宫。宫廷画师叶涛负责景观的整体设计,并聘请江南园丁张然以叠山理水,同时整修万泉河水系,将河水引入园林。为了防止洪水泛滥,在公园的西部修建了一个西堤(现在颐和园的东堤)。

参考:百度百科-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现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用了公园内的旱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绿化。十年动乱期间,遗址虽然受到了一些破坏,但毕竟保存了下来:圆明园的水系和万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一半的土地变成了绿化带。几十万棵树已经长成森林,大部分建筑基址仍然可以找到,几十座假山和堆积的石头仍然可以看到,西洋楼遗址的石雕遗迹相当引人注目。

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后,遗址保护和园林绿化取得显著进展,西洋楼周边地区得到部分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路、园杯设施逐年从无到有,游园人数大增。圆明园历史陈列馆从1979年11月开始举办,十分之一是中小学生参观。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经国务院批准,明确将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对长春园东北侧和南侧2300米长的虎皮石围栏进行了维修。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和海淀乡公园的农民联合起来,采取民办帮扶的形式,依靠社会设备的力量,共同开发建设了遗址公园。使遗址保护和修缮工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一期工程为福海改造,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又对蕲春花园的山川水系进行了整修,次年初夏完工。二期工程主要是挖湖补山,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理古建筑基址,绿化美化。两年时间,移动土方40万立方米,基本恢复了10公顷范围内的山形水系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澎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阁和西道院、蕲春花园的新宫门、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华阵)都已在原址复原。经过两年的改造和完善,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公园里有1000多万游客。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修缮建设主要进行了六个方面;一是继续完善福海、蕲春园的绿化美化、园林道路、桥涵和服务设施。二是园址清扫整理水平明显提高。这两个景点共有十余处,如澎岛瑶台、韩旭浪尖、观澜堂、别有洞天、邱含亭、天心水面、枫林洲等。用于清除杂物、清理石基、布置滨水地基、划定遗址范围、竖立石块镌刻盛世画卷供游客凭吊。第三,恢复了几个景点,如蕲春园的仙人城梯田、碧字亭、浩然亭,福海的四方亭。四是蕲春花园东半部的河湖天然石砌护岸已全部建成,总长4960米。五是对西洋楼遗址西半部进行了全面清理,清除道碴土1.6万立方米,清理了河七曲、蓄水楼、养鸟场、方貌、五柱亭、海晏堂等古建筑基址和喷泉,归还了桥台柱墙等大量石件。第六,从1992年12月开始,对长春园的山水系进行全面改造,到1994年4月基本完成。动土20多万立方米,挖河湖28公顷,完成圬工护岸9500延米,布置山形水系42条,基本恢复了公园原貌。并整理了海悦金凯、柳巷朱珠、德泉阁、建园、狮子林、滨水平台等园林遗址;发掘修复乾隆皇宫碑刻、诗词、石刻31件;种植了35,400多棵树和灌木,种植了10公顷莲藕。至此,圆明三园整个东半部(200公顷)已初步建成遗址公园。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山清水秀,树木葱郁,花香四溢,景色迷人。它不仅富有遗址的特色,而且具有公园的功能。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这就为在圆明三园范围内全面建设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创造了全新的条件。争取恢复原样。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香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占地2400亩。这座“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古老山林,东晋时就有仙人炼丹求道,唐代建置寺庙为佛家追求佛法的宝地,辽金伊始被摄入帝王视线成为射猎、游幸、驻跸之所,元代形成西山风景之精华的观赏圣地,明代出现“西山佛寺累百”的禅林盛况。清朝康乾盛世,西山开发进入颠峰,形成著名的“三山五园”和西山大园林区。香山静宜园成为集皇家栖居林泉、避喧听政于一体,融天地人、儒释道文化于一堂的园林经典。中华民国成立后,静宜园成为办学基地。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香山,筹备新中国解放,为香山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碧云寺保存尚好。静宜园除见心斋和昭庙尚有保存外,其余景观全毁。民国时,许多达官贵人在景观遗址上建造别墅区,破坏了景区的原貌。现修复部分景观,作为公园开放。目前畅春园遗址范围内分布有北大资源中学校舍和北大教工宿舍住宅区,以及北京大学畅春园新宿舍区。北京修建北四环路时曾发现了园门地基遗址。恩佑寺及恩慕寺山门于1981年被列为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仅存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处砖石山门。遗址现为北京大学新校区和宿舍区。

康熙建设的三山五园是哪些?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自辽、金以来,北京西郊即为风景名胜之区,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具有江南水乡的山水自然景观。因此,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乾隆时为增加玉河水量以满足京城用水需要,同时为防洪及发展西郊水稻生产,而大规模整治西山水系。河湖水系的改善为进一步开拓西郊风景园林建设打下基础。三山五园始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

三山五园

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

五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

北京的三山五园指的是什么?

北京的“三山五园”指的是: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以及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

1、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

2、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金代,占地面积160余公顷,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园内文物古迹众多,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

3、玉泉山,位于颐和园西,五六里。这座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在“山之阳”,它最突出的地方是“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

4、静明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个园林,位于颐和园西侧,玉泉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全园结构沿山坡而下,是一座完全的山地园,分为三部分,即内垣、外垣、别垣。内垣在东南部的半山坡的山麓地段,是主要景点和建筑荟萃之地,包括宫廷区和古刹香山寺、洪光寺两座大型寺庙,其间散布着璎珞岩等自然景观。外垣是香山的高山区,面积广阔,散布着十五处景点,大多为欣赏自然风光之最佳处和因景而构的小园林建筑。别垣是在静宜园北部的一区,包括有昭庙和正凝堂两组建筑。内垣的西北区黄栌成片,每至深秋,层林尽染,观西山红叶成为静宜园的重要景观。

6、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7、畅春园是清朝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海淀区,圆明园南,北京大学西。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筑。根据明朝笔记史料推测,该园占地1200亩左右,被称为“京师第一名园”。明朝灭亡后,园址荒废。

8、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夏宫,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北京三山五院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北京三山五院项目)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39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