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南普陀寺位于哪个城市

南普陀寺位于哪个城市

简介:关于南普陀寺位于哪个城市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部的五龙峰脚下,毗邻厦门大学,面对碧澄海港。寺庙占地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始建于唐末,名为泗州寺。宋志平年间改名为赵普寺。明初,寺庙荒废,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重建。因供奉观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似,在普陀山南部得名“南普陀寺”,是闽南佛教胜地之一。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著名的白瓷观音是明代万历年间寺内最有价值的。

主要建筑

天王殿

民国十四年(1925年),慧泉法师在南普陀住持时重修,站在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歇息在一座重檐飞檐的山上。为单层砖石木结构建筑,山顶重檐尖角。它有五个房间宽,前面有一扇红色的大门,后面没有墙。

天王堂供奉弥勒菩萨、韦陀和四大天王。两只威武的大石狮子立在玄关的东西两侧,进门进入大厅。两边四天王怒目四顾。在弥勒佛的腹部和胸部中间,韦陀的菩萨站在寺庙后面,她的手掌压在杵上,这是可怕的和不寻常的。

大悲殿

大悲堂建于明代,原为木结构。民国十九年(1930年)由太虚大师重修,为八角形三层飞檐亭,单层。1962年主体改为钢筋混凝土,保留木桶拱门作装饰。该庙高20米,立于一座八角形三层飞檐的石台上。寺内供奉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四十八臂观音。寺内穹顶形沉箱全为木质,无一钉,独特美观,是国内同类建筑之精华。

大悲堂是寺庙的另一个主要大厅,提供数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创立,大悲亭改名为南普陀。大殿矗立在大雄宝殿后的多边形石台上,两级石阶相隔近三十步。正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沉箱由斗拱组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蛛网。闽南信众供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

藏经阁

藏经阁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是两层小楼,楼下是法堂,楼上是玉佛堂。藏经阁位于中轴线主体建筑的最高处,为双层亭阁,重檐。上藏经,下法堂。阁楼上下两层三面有游廊保护,四周有白色石柱。

馆内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字画,如明版《大藏经》、影印宋版《碛砂藏经》、明崇祯年间(1628 ~ 1644) 《妙法莲华经》的血书、弘毅大师手抄本,以及唐代铜佛、宋代铜钟、明代著名大师石叟制作的如意观音、观音的甘露像、明代著名艺术家何朝宗创作的白瓷等。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是歇山山顶的单层砖石木结构建筑,重檐尖角,八根青瓦柱,雕梁画栋,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庙前的两座报恩塔是由苗湛大师监管的。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要中心,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大殿前石亭平阔,正中宝鼎香炉挺立,两侧白色石塔高耸,尽显大殿庄严。正殿两侧,罗汉堂拱卫正殿。主厅的中央

南普陀寺正殿两侧回廊内外,曾有钟鼓楼、客堂、五观堂(斋堂)、部堂(仓库)、僧舍、书院等供僧人修行生活的建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旧庭院都得到了翻新,并建造了许多新建筑。如东侧的海辉大厦、赵普大厦;西侧有两座接待楼:住持楼、书院教学楼、僧舍楼、太虚图书馆、佛教协会办公楼和西侧外的上客堂。1992年,在般若池畔的西边建了一个大禅堂。大殿高三层楼,八角重檐,飞檐走壁,上覆黄瓦冠顶,四周白色石柱,造型新颖,结构精巧,显其雄伟而不失庄重。寺前新建两座石塔,如倚天双剑,高插蓝天。造型模仿自泰缅佛塔,仅见于闽南。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南普陀寺位于哪个城市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88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