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花卉育种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花卉育种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简介:关于花卉育种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花卉育种目前在中国是一项薄弱技术。多年来,我们研究了地被菊、梅花、月季、山茶花的育种,深感花卉育种首先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育种的目标,也就是它的任务和方向。

通常有三个缺点:

(1)要求过宽,齐头并进,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导致部分失败。

(2)主次不分、颠倒,最终可能达到次要目标,但没有达到主要目标。

(3)虽然突出了主攻方向,但过于忽视次要目标或未规定最低要求,以至于虽然达到了主要目标,但由于其他性状存在严重缺陷,难以建立新品种或推广。在32年的地被菊育种过程中,我们在品种改良的目标上走了弯路,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就像1961年那样?1965年期间,我们进行了岩菊?地被菊品种改良研究。当时的育种目标是培育花繁叶茂、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结果,通过早菊花与野菊花的远缘杂交,育成了“红艳”、“战地黄”等13个新品种。1965年在北京公园普及。

它的主要优点是:

(1)花多,每株数百至数千朵不等;

抗逆性强,可在北京的园林和景区广泛种植。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植株太高,一般70?90厘米,容易倒伏。

1985年,育种的任务和方向进一步明确:

植物低矮或匍匐;

(2)花团锦簇,花团锦簇;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4)花期较长,为“十?一”是盛花期。其中,前两个是重点,而适应性强、抵抗力强是最重要的点。这样就修正了目标,很快收到了效果。1988年培育出“地被雪”、“早粉”、“地被莲”等首批地被菊品种。后于1990年选育出“轻矮粉”、“玫瑰红”、“大叶箭”等第二批新品种。从1988年开始,连续进行了四年的异花授粉(种间和品种)和幼苗选择(自然授粉)。在这一阶段,逐步明确了进一步的育种目标:在不削弱原有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的基础上,大幅提高观赏品质。由此产生了第三批优良新品种,包括1993年主推的“金不换”、“梅黄爱”、“晚粉”、“汝嫣”等。然后按照既定目标,于1994年推广“祁宏”、“银燕”、“龙脑紫”、“福地玉龙”等第四批良种。可见,育种目标的确定和适时调整,对花卉品种转白的成败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二、育种原料的问题育种原料的选择是在什么样的种质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或者说如何合理选择亲本的问题。以地被菊为例,我们发现使用的杂交母本或自然授粉母本(在与野生种如菊花混合的前提下)优于“梅矮粉”或其后代;作为杂种父亲,最好用雪莲的混合花粉或有雪莲血的植株。如第三、第四批20个地被菊新品种中,有多达11个是“美爱芬”或后代,而“毛花菊”(包括自然授粉)有7个。可以说,“美爱芬”是母本,毛花菊是父本,构成了地被菊新品种选育的骨干基础。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个关键的原材料时,我们感到来之不易。如1984年从美国引进早菊混合种子,从中选育出短而密的重瓣早花品种“梅矮粉”。同年,毛花菊从安徽天柱山引种。这两种珍贵的原材料,终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比如大型雪莲菊,花了近十年才找到原产地。因此,找到它们和其他原始材料,参与杂交(包括选种),是地被菊育种成功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比如月季和梅花,任何一个母本都要经过观察和研究才能被选择。再比如,通过实验发现,毛樱桃与梅花作母本杂交,不仅结实率高,而且获得矮化远缘杂种的可能性更大。我们呼吁花卉育种者更多地利用我国丰富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远缘杂交进行“野生育种”。为了提高花卉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应充分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发挥其巨大潜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花卉育种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73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