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

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

简介:关于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芦笋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芦笋的损失,我将介绍芦笋五种病害的发生和防治,以供参考。

I .芦笋丝核菌

1.症状。芦笋猝倒病又称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起初,田地里的个别植物变黄枯萎了。病害蔓延后,全株死亡,嫩茎发病,假叶和茎变褐色或纵向开裂,病株的地下茎和根变成褐斑。后来,患病部分受到侵蚀,产生白色至粉红色的霉菌。幼笋发病,茎小或不能出土。

2.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在土壤中以厚垣孢子越冬。第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通过伤口侵入,伤害茎和根。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生产时土壤过湿。

3.预防方法。(1)苗圃地不宜连作,宜轮作3-4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避免烧根或沤根。(3)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减少土壤水分,避免水分滞留。在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600倍的36%甲基硫菌灵溶液或7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或1: 1: 160倍的波尔多液和500倍的77%科迪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防治。

第二,芦笋根腐病

1.症状。主要损害茎基部或根部,最初的发病部位变为褐色,皮层逐渐侵蚀,只剩下表皮和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严重时,小根全部腐烂,根部溃烂,植株发黄、矮化或枯萎,通常不落叶,与立枯病不同。

2.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病原菌为串珠镰刀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种子萌发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伤口侵入幼根引起病害。

3.控制方法同芦笋猝倒病。

三、芦笋炭疽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秆,茎秆上的病斑呈灰色至浅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后期出现小黑点。

2.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病原体是属于子囊菌亚科的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4-6月随雨水传播。雨季扩展迅速,干旱或干旱年份发病较轻。

3.预防方法。(1)采收时及时剔除病残,集中深埋或销毁。施用腐熟有机肥。(3)注意雨后排水,防止水淹,早晨应调配水,减少夜间露水凝结。发病初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每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第四,芦笋茎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幼笋。嫩竹笋出土后受害。初期茎表面出现水浸状斑点,逐渐扩大,然后侵入茎,茎组织被侵蚀,地上部分枯萎。在高湿度下,茎表面组织上出现白色菌丝体。

2.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病原体是腐霉,属于鞭毛虫亚科。它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腐烂2-3年。菌丝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和农具传播,播种密集,湿度大,易发病。

3.预防方法。(1)高垄栽培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减少土壤墒情。(3)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掩埋或销毁,减少病菌来源。(4)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防止淹水。在发病初期,喷洒或冲洗

3.预防方法。(1)采收时使用切割刀,必要时消毒,防止汁液传播毒物。为防止种子传播,应从无病植株上采集种子,必要时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进行脱毒。喷洒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0。每隔7-10天喷施300-350倍的5%抗毒素剂I水溶液、500倍的5%细菌毒素可湿性粉剂、500倍的20%维林水溶性粉剂各1次,采收前3天停药。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73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