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

简介:关于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玉米叶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叶斑病之一,特别是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发病更加严重。

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变化和单抗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大斑病有上升趋势,普遍减产10%左右。发病时,下部叶片先发病,迅速蔓延到上部叶片,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导致籽粒灌浆不足,产量降低。

一.有害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蓝灰色斑点,随后沿叶脉逐渐向两端蔓延,形成中心黄褐色、边缘褐色的大梭形斑点。当叶片上有许多病斑时,往往整叶枯死。

二、发生规律

温度20 ~ 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展。如果温度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几天内可抑制病情发展。拔节期至抽穗期,温度适宜,如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流行。土壤肥力较差,玉米孕穗期和抽穗期缺氮更严重。低洼地、高密度、连作地容易发生病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三、防控方法

1.植物抗病品种。

2.增加有机肥、磷钾肥施用量,科学排灌,合理安排株距以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有助于延缓病害发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渗透性差的单季田和多年的玉米连作田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3.化学控制。在疾病的早期,应及时给药。常见的药物有300-5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抽雄期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4、减少细菌来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的病叶,并带出田间销毁;秋收后,清除留在地里的病残,集中焚烧,或深挖掩埋病菌,促进植物残体腐烂。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71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