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养殖技术
  3. 96岁英女王去世 从此再无“彩虹色ICON”

96岁英女王去世 从此再无“彩虹色ICON”

简介:关于96岁英女王去世 从此再无“彩虹色ICON”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养殖技术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就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世长辞。

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联邦首脑,也是国会最高领袖。伊丽莎白二世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是已故英国乔治六世国王的长女。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他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就在去世前两天,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巴尔莫勒尔城堡接受了约翰逊的辞呈,正式任命特拉斯为新首相。

英国白金汉宫今天早些时候表示,由于医生担心她的健康状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在接受医疗监督。

在医生透露他们担心她的健康后,女王最亲密的家庭成员都在巴尔莫勒尔堡或正在前往巴尔莫勒尔堡的路上。

去年丈夫菲利普亲王去世后,大家发现女王有点不一样了。一直被认为身体很好的她,却拄着拐杖站了起来,这也是女王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拄着拐杖。这也引起了公众对女王健康状况的担忧。毕竟在位近70年的女王(1952年2月继位)已经95岁了。

今年6月初举行的铂金庆典成为女王的“绝唱”。

放眼欧洲王室,除了在时尚圈有一席之地的摩纳哥王室,英国王室也一定能在前列“有名号”。毕竟这是一个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戴安娜王妃、凯特王妃组成的“偶像天团”——。

左:玛格丽特公主右:伊丽莎白二世

左:伊丽莎白二世;中国人:凯特王妃;右图:戴安娜王妃

他们每个人都是“皇家时尚指南”。但伊丽莎白二世的穿衣风格并没有改变,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彩虹图标”的套路。

“老了不能穿鲜艳颜色”的限制在女王眼里是不存在的。只要她愿意,饱和的印花LOOK还是可以大方穿的。

作为英国唯一合法的“无照驾驶”(英国女王开车不需要驾照),应该遵守的只有女王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的法律。

伊丽莎白二世自1952年登基以来,70年来不仅勤于公务,她的时尚进阶更是一个永不失效的传奇。

无论女王年轻时的婀娜容颜多么迷人,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女王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的着装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女王最具个性的标识就是她那无穷无尽的彩虹礼服,她总是需要一顶与之相配的大礼帽。据媒体统计,女王在位期间戴了5000多顶帽子。

回顾一下女王之前的着装,就能体会到近一个世纪以来专属于她的“皇家”时装秀有多精彩。

01

公主时期:可红妆,亦可戎装

伊丽莎白公主在登基前虽是少女,但当时气质颇为优雅迷人。她少女时代的衣服直到今天仍然很流行。

你可能不知道,在成为女王之前,伊丽莎白公主就参军了!面对二战的炮火,她毅然选择支援前线,穿着军绿色的军装连衣裙,腰身挺直,女人味十足。

02

继位初期:锋芒初露,光彩照人

伊丽莎白登基时年仅26岁,正值壮年。此时,伊丽莎白女王每次出席活动,总是珠光宝气,开始书写她王冠下的优雅传奇。

与公主时期的天真烂漫相比,成为女王的伊莉莎白喜爱当时华丽炫目的长裙,上面点缀着璀璨的珠宝和毛毛披肩等配饰,更加凸显了她强大的气场和优雅的气质。

03

步入中年:内敛优雅,岁月静好

时间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熟的女王表现出了对高级有质感的莫兰迪色系的喜爱。在那个时代的镜头里,女王总是显得文静而美丽。虽然她的穿着没有她刚继承王位时那么耀眼,但她有一种平静的美。

这种配色优雅、精致却又柔和,至今仍是很多成熟女性心中的经典色。不华丽,单调,格调十足。

04

老年时代:享受色彩,得体大方

渐渐老去的女王,并没有因为年龄限制衣服的色彩丰富度。她毫不犹豫地追求美。她的礼服颜色越鲜艳,越能赢得女王的心,与之相配的礼帽也必须是同色系。成套穿总是对的。

除了抢眼的五颜六色的帽子和礼服,她手里的黑色LAUNER小方包也受到女王几十年的青睐。这款小黑包可谓是女王的宠物,女王的偏爱就像LAUNER品牌对工艺的坚持一样执着。

长期待命的英国女王,96年来一直过着传奇的生活。如果留给继任者查尔斯,英国会是什么样子?

来源:BBC、Instagram、theGuardian、新浪微博、GettyImages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96岁英女王去世 从此再无“彩虹色ICON”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养殖技术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养殖技术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养殖技术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57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