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家居生活
  3. 记者手记|年初一 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看了看

记者手记|年初一 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看了看

简介:关于记者手记|年初一 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看了看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家居生活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以肺科医院这家专科医院为例。在感染高峰期,每天的急诊量是平时的4-5倍。虽然现在已经过了高峰,但从大年初一的急诊量来看,截至1月22日下午5点,急诊登记约110人,而去年初一也就80多人。徐金富说:“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你认为呢?目前在大流量呼吸机的维护下,老人的血氧饱和度只有90左右。按照一般的操作,可能需要插管。”

“医生,我父亲老了,我们不想让他受这个苦。”

“患者76岁,有多种基础疾病。他自己也有肺纤维化。平时基础血氧饱和度低,他的家属不愿意让老人受(气管插管)之苦。心情可以理解。目前治疗方案生命体征平稳,随时调整氧疗参数,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至少在90以上。其他优化处理要跟上看看。”

1月22日,大年初一下午4点半,同济大学肺科医院2号楼9楼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二号病房走廊里,徐金富医生查房,把床经理和1号床家属叫到一边,有了上述对话。

源地图

在大多数人眼里,76岁还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年龄,但很遗憾,这个1号床的老人已经有了一个很严重的基础病,——特发性肺纤维化。“他目前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如果肺纤维化严重,气管插管的意义有限。但如果他有明确的插管指征,比如可逆性气道阻塞,或者气道黏液分泌物无法排出,我们还是会说服家属同意插管。”徐金富说。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虽然临床诊疗指南放在那里,但是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同一个患者的病程有时候是千变万化的。做选择,尤其是正确的选择,是对一个医生最大的考验。

徐金富,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1月22日,恰好是他行政值班的日子。他需要在医院24小时待命,从大年初一早上8点到大年初一早上8点。

起初,他似乎不太乐意接待我的记者。他反复劝说:过年你就在家休息吧。但我坚持要去病房。他大概是出于好心,让我1月22日下午3点以后去见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徐金富是新冠肺炎感染治疗专家组最早的成员之一。三年来,市救援组的专家组从十几个专家扩大到130多人。尽管疫情有所波动,人员有所扩大和变化,但徐金富新冠肺炎的救援工作从未中断。

元旦前他做了什么?1月22日上午,他一大早就去医院接班,对医院的重点场所进行了巡视。在确认一切正常后,他驱车前往位于浦东新区高桥镇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与该科主任雷明见了面,并检查了一个房间。ICU共有15名重症患者逐一查看,并与雷主任团队和床医讨论了几名重点患者的治疗方案。查房后,他再次赶回肺科医院。

大年初一(1月22日)上午,徐金富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查房、会诊。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下午,我跟随徐金富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病房巡视。放眼望去,一个房间17张床,都是气管插管或戴口罩的病人,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地穿梭着。各种仪器滴滴答答的声音让医生需要适当提高音量才能说话。

自2022年12月7日“新国十条”出台以来,上海各级医院门急诊和发热门诊数量不断刷新。直到2023年1月17日,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一

以肺科医院这家专科医院为例。在感染高峰期,每天的急诊量是平时的4-5倍。虽然现在已经过了高峰,但从大年初一的急诊量来看,截至1月22日下午5点,急诊登记约110人,而去年初一也就80多人。徐金富说:“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遇到了当时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房值班的白久武医生。他还需要在医院24小时值班。在此之前,除了去年12月22日,白九五找到自己后的那个周末杨,还有上个周末的1月18日,他一天都没有休息。即使是大年初一,呼吸与重症医学二病区48张床位也全部爆满,半数患者病情危重或病危。值班医护人员的压力非常大。春节七天假期,科室医生一般两次值班。即便如此,白久武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肺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本报记者颜路

现在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了,现在住在肺科医院病房的重症患者怎么办?据白久武介绍,目前这些患者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转院,早期效果不理想或者恶化。以开头1床的病人为例。1月18日才入院,但根据病史,1月4日起有在其他医院就诊的记录。

白久武对三个病人印象深刻。都是在上海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入院的,最长的一个在病房待了一个多月。“附三张床。一个病人,来的时候已经很重了,死的很快,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虽然有一个进来的比较严重,但是经过积极治疗恢复了,不久前出院了。还有一个,老家在苏北,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还是反复。快过年了,他家属自己联系了120。腊月二十九(1月20日)出院回老家过年。”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当然,每个人都想回家过年。徐金富告诉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程进展可以变化很快,他还讲了一个病例故事。

有一个体重指数BMI30超过30。

的年轻人,很胖,新冠感染住院后,情况一直不好,转到肺科医院,进来就气管插管,属于情况很差的,在精心治疗后,“你看着他在好转,但马上就有一个反弹的发热,我们很担心会不会是复阳,难道病毒又开始复制了?后来我们判断,应该只是药物热。患者病情好转后成功拔管,又发现肺出现纤维化,再进一步针对肺纤维化治疗。最后足足折腾了30多天,赶在过年前出院了。”

徐金富想籍此说明新冠感染后个体差异的复杂。“从理论上来讲,患者气管插管一、两周还没改善,就要评估是不是气道切开,但是如果切开,他将来就很麻烦,他毕竟还年轻。我们在不切开的情况下,预判到他后续好转的几率比较大,就让他插管时间延长,争取好转,争取拔管。保留他气管解剖的完整性。”

再回到开头1床那位76岁老人的病情,家属的态度目前很明确——不插管,徐金富说,“目前只能在无创的情况下想办法,维持他的生命体征,维持氧饱和度,避免感染加重,争取时间让患者稳定下来,往好的方向走。”

选择本身总有双面性。以气管插管为例,插管的危险在于,插的过程中,会诱发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呼吸道、心肺疾病,这种可能性更大。插管之后,气道开放了,更容易感染,之后要拔管,又有一系列操作,对不少人也很艰难。

我问徐金富,这个时候医生通常会怎么做。他说:“这个时候需要全盘思考,综合判断。”

平日喧嚣无比的肺科医院大门口,因为下雨,因为过节,显得特别冷清。傍晚时分,我们从病房,到急诊大厅,再到发热门诊那栋单独的小楼,一路都没遇到几个人,门诊大厅的灯也干脆全关了。

白久武说,他得去江苏看他老丈人,三年没回去,2022年,他老丈人的心脏放了一个支架。

只有在和他们讨论回家时,才想起,春节到了。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记者手记|年初一 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看了看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家居生活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家居生活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家居生活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家居生活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54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