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养殖技术
  3. 当前对虾养殖中的误区

当前对虾养殖中的误区

简介:关于当前对虾养殖中的误区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养殖技术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对虾养殖虽然发展了20多年,也得到了养殖户和渔民的理解,但在一些人的观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认真学习了养虾知识,才能解决后期养虾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有效提高养虾产量。

第一,高盐度井水不加氯化钾。

高盐度井水和海水混合淡水养虾已经取得成功,但部分高盐度井水中钾离子指数极低,会导致对虾在育苗期不易变态,养殖期生长缓慢,不脱壳的情况。建议在抽取高矿化度井水时,应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

二、海水不能消毒。

实践证明,海水养虾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原因是人们忽视了水质已被污染。沿海、河流、水库、湖泊等污染水体,特别是虾塘,土壤重,其团粒结构有空隙。被污染的水通过孔隙被压入池塘,形成粗滤,所以池塘里的水质仍然是有细菌和病毒的水。建议海水养虾的池塘也要清洗消毒,确保养虾安全。

三是多苗产量高

多年的对虾养殖实践证明,无论精养还是粗养,苗种密度高,对虾个体极小,生长慢,发病早,产量低。虾苗密度与池塘条件、蓄水深度、饵料、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保证对虾养殖的高安全系数和高成活率,建议必须根据虾池的蓄水深度和生物负荷能力确定育苗密度。一般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放流规格分别为1.0 cm ~ 1.2 cm和0.8 cm ~ 1.2 cm。水深1.0 ~ 1.7米时,斑节对虾每亩0.8 ~ 1万尾,南美白对虾每亩1万~ 1.2万尾。水深1.4m ~ 1.8m时,斑节对虾每亩放流11000 ~ 13000尾,南美白对虾每亩放流13000 ~ 15000尾。

第四,大虾可以少饵生长。

目前部分虾农一个月不投喂苗种,甚至中期不投喂,导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个体差异大,身体瘦弱,肉质差,体色差,抗病能力低。以山东沾化县郭芙镇王丕村虾农吕玉华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为例。实验池塘占地3亩,每亩放虾2万只,投喂“贝恩”牌饵料,放苗后第二天投喂幼虾。养殖70天,平均体长12厘米,规格为每公斤46只虾。对照池8亩,每亩放虾2万只。放虾后一个月不投饵,养殖70天。虾长9厘米,规格是每公斤120。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有很大的不同。可见,前期不投饵或少投饵养虾是不对的。

五、水质调整是一样的。

“虾的收成取决于水”,意思是说,养水的关键是人工调节,如何养一池水是养虾的关键。至今仍有部分养殖户采用大排换水的方式,误以为水质新鲜,溶解氧充足。这样虽然溶解氧充足,但会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影响其生长,甚至引发疾病。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为对虾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水环境,在夏季高温期逐步提高水位,每次加水5 cm ~ 10 cm,直至水深达到1.5 m,养殖后期加水至1.8 m。同时,根据水的颜色

很多养虾人反映,养虾使用药物也是一样,虾早晚会生病,用药只会增加成本。目前实际操作中虾病的防治只能以预防为主。一旦患了爆发性虾病,药物就不太管用了。但需要使用药物预防虾病,这样可以减少几率,延缓发病时间,从而在养虾中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比如南美白对虾在渤海地区的养殖场进行粗加工,5月初放苗,7月初收获。当虾长到11厘米时,就可以从池塘中取出来了。此时捕捞期还不高,繁殖过程顺利完成。疾病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每一个生产环节开始,一环扣一环。建议重点做好池水的消毒和饵料药物的混合,不要贪图省工省钱,导致失败。

七、光合细菌应用与否。

虾池水质的变化通常是由地质变化引起的。换水只能改善池塘的水质,不能改变池底,消除有害物质的来源。目前虾池多封闭在土池中,但有机物、氨和硫化氢残留在池底的污泥和沉积物中,地层中溶解氧降低。有机污染越多,溶解氧越低。建议在无条件换水的条件下,利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降解封闭土池养虾池底的有害物质,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当前对虾养殖中的误区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养殖技术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养殖技术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养殖技术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34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