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张寒的世界是由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领的

张寒的世界是由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领的

简介:关于张寒的世界是由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领的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茶馆百科网。

红周刊作者|理森

编者按

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在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之初,第一批参与者就用所学的海外理念,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施展拳脚,有的现在仍活跃着,有的则选择了退隐江湖。

张寒是第一批建造者之一。参与筹建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历任总经理助理、基金管理部总监。2005年辞职,成为独立投资人。在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投资之道全球杰出华人投资者访谈录》一书中,作者李森与张寒的深入对话,对今天的a股市场和基金公募仍有借鉴意义。《红周刊》编辑后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中篇,下篇与读者分享。本文原标题为《张涵生活方式决定投资高度》,采访时间为2011年底。

精彩摘要:

像德日这样的国家,任何时候都是强国。他们每被消灭一次,就能重新站起来。世界是创新引领的,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引领的。

我认为深圳公司是中国所有企业的典范。像中兴、华为、CIMC、招商局、平安、万科。你把那个股票代码上的深圳公司划掉了,能投资的公司一半都没了。

任何投资群体的水平都是由最长的板子决定的,而不是平均水平。花大价钱招一个人。这个人的高度决定了公司的高度。

花钱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多读书,多旅行。

投资的本质在于未来

未来的希望在于创新

理森:优秀的投资者,优秀的企业家,还要什么才构成完美的投资?

张涵:投资的本质其实是未来。也有人在说未来,对一堆新兴产业有无数美好的希望。后来这些故事大部分都失败了,或者说当初的那个人没有坚定的相信这个未来,或者说他没有那个人物的坚韧。这件事只是他一时的冲动。

但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真正能给你带来好处的是未来。我觉得这些东西可以让人类不断进步,也是我们现在可能会看的一些疯狂的想法。它们最终能让人类不断前进,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很重要。但这些东西其实是建立在文化和整个社会制度之上的。全社会都要包容失败。

理森:你讲过一个埃及艳后的故事?

张涵:我没有讲克利奥帕特拉的故事。这是我的意见。大约是2050年前,是托勒密家族的最后一代。如果她当时有100美元(她当然有,虽然当时没有美元),2%的年收入可以给全世界60亿人每人50亿美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你去看古希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当时有一个非常文明的标志。如果你现在告诉我们你一年只赚2%,我们会觉得是开玩笑,或者觉得自己太无能。但是你要在2050年之前每年赚2%,现在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一个你不敢想的数字。回顾历史,其实历史的进步是很慢的。所谓2%的年进度不就是这样吗?它非常慢。什么时候会好起来?那是工业革命,财富很快就被创造出来了。近200年可能创造了全球99%以上的财富。在过去的5000年里,它可能只创造了百分之零点几的财富。

理森:什么是财富?是用货币去衡量吗?是用实物去衡量吗?

张涵:我认为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巴菲特最近讲了一个故事。他为什么说黄金被高估了?他说,世界历史上有记载的黄金,有人说是16万吨,有人说是10万吨,但如果按16万吨计算,基本上就是20米20米20米的立方体,还没有我们的楼大。这是一个黄金立方体。代表了多少财富?当时我算了一个数字,好像是64万亿人民币,大概10万亿美元,比美国股市略小。

但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会选择一个20米见方的黄金,还是选择一个能为你持续创造价值的股市?就像石油一样,在当时达到140美元一桶的时候,你可以算一算,光是中东埋藏的石油,大概就相当于整个美国股市的价格。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后你会觉得油价肯定被高估了。巴菲特认为金价肯定被高估了。他说傻子都不会选择这么冷的立方体,而会选择有生命力的,能为你创造价值的东西,新的东西不断涌现。

其实社会财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创造的,然后社会进步的本质也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讲这些故事还是挺有意义的,就是财富是怎么创造的?它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那这个东西能持久吗?持续下去,财富就会不断被创造。如果不能持续,2%是奢望。其实是这么一回事。那为什么会有工业革命?这取决于欧洲历史。

理森: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亚洲发生?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

张涵: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亚洲、南美、北美和世界上这么多人口稠密的地方。为什么会发生在欧洲?回顾那个时代的历史,从1770年到现在,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奇思妙想。我们

中学大学学的那些科学的东西,都是100多前年就被一大堆人做出来了。今天去理解什么波粒二象性,去理解量子力学,理解相对论,我们都很困难,那时他们那些伟大的人,居然就把所有东西都想出来了。这些东西怎么产生的?它一定有传统,然后有制度。所以这个社会进步,比如说希腊靠航海,罗马靠修路,后面工业革命是靠图书馆和印刷,靠宗教改革,所有这些东西最后导致了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最后就一路走到今天了。

这个社会最终能够引领向前进的,还是创新。而创新是一个配套工程,是整个制度和人们思想的解放。如果你看到我们现在,控制越来越加深,多亏有了互联网,导致了信息的流转,你老靠这种控制的话,最后一定是扼杀活力,走到后来就是无本之源。我记得当年杨小凯跟林毅夫争论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林毅夫觉得我们有后发优势,杨小凯觉得后发是劣势,因为你后发你就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学,就没有创新。而先发的人永远在前面打开一片新天地。最后习惯了别人的创新。我觉得杨小凯看得更深。

理森:有一次我坐飞机,一个老外坐在我旁边,就跟他吵起来了。他说你们中国除了历史上那四大发明以外,现在发明什么东西了?有什么东西是你们发明的,你说出来。我哑口无言。

张涵:投资的本质在于未来、未来的希望在于创新。大到人类社会,中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是这样的。

理森:中国是从上至下的体制嘛,你只能期望从上至下,随着历史的变化,当这个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它会有些微调,或者有一些很大的调整。那么从企业来说,是否由企业推动了一些创新呢?

张涵:从中国政治的传统来说,士、农、工、商,把工、商放在后面,把士、农放在前面,它这个排序,就是一个不鼓励创新的排序,就是一个鼓励稳定的排序。还有不患寡,患不均,这也是一个不鼓励创新的东西。大家总是一有机会就会搞平均主义,其实真正鼓励创新的话,在传统上我们找不到。中国人民勤劳这方面也是没问题的,模仿能力强也是没问题的,我觉得真正要能做到,自上而下肯定会是的。自下而上就麻烦了,变成了历史循环,一次一次农民起义。所以自上而下其实是要用制度来保护创新的存在。

还有一个在分饼上,我觉得分饼是非常非常难的。邓小平同志讲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先别考虑分饼的事,先做饼,挺好。做到一定程度,现在要分饼了,如果分饼分不好,就没有人做饼了,最后就没饼了。咱们经历了那么多时代,黄仁宇讲中国过去就是靠自我管制。过去封建社会里面,中国就靠村子里面什么保甲制啊,什么宗祠自我管制的。没有外面的管制能力。到了今天这个社会,政府有了管制能力,政府也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最后大政府一定是手越伸越长,什么东西都管,最后你还弄了一大堆国企。政府如果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它那儿,又通过国企来干预经济过程的话,这个创新就完了。所以像美国淡水学派,最不赞成的就是加税,他认为你政府要那么多钱干吗?他们提出“饿死巨灵”,他们觉得政府就是巨大的幽灵,一定要把它饿着,让它不断跟我借钱,这样才能控制它的破坏力。否则它要是越长越大,它的破坏力就会不得了。

理森:鼓励创新,看样子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政府只能够小政府,管得越少越好是一个重要课题。

张涵:深圳对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它原来是一个10万人口的小渔村,现在变成了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所有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死掉了,是一个基本没有国企的地方。然后政府原来是小政府,很小,你原来管10万人的政府,没有一下子膨胀成那样,很多东西你管不到,就像我们警察编制永远是不够的。结果哪天政府一大了,它能够管得多了,就麻烦了。

理森:照顾得无微不至地干预。

张涵:对。你恨不得什么东西都要跟政府讲,比如你的发展方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觉得到深圳好,所以他觉得在深圳这个环境里面他比较适应。我觉得应该让每一个政府、每一个市长回去都给大家讲讲这个东西,让大家读读。

理森:从政治经济学来说,政府也是利益团体,不仅是中国,即使美国这样的体制,或者欧洲这样的体制,其实本质上没什么差别,它也是一个群体。尤其在中国这种双轨制的经济下面,它是有强烈的扩张的冲动。他也是理性人,对吧?

张涵:这个我觉得就要靠上面的人来管嘛。从帕金森定律来说,最后一定是1变2,2变4,4变8,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手下安两个脚,最后一定是无限膨胀。然后人多了以后就要找事干,本来不该批的也批。本来你现在8个人的编制,我给你砍成4个人,很多东西可批可不批的,那就不批了。如果砍到2个人,你能批的东西就更少了,也许社会效率就提高了,绝不是降低了。

理森:从微观层面看,你观察研究了那么多企业,咱们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在是哪一水平?

张涵:我就先从创新来说吧!我觉得深圳公司是中国所有企业的典范。像中兴、华为、中集、招商、平安、万科。你把那个股票代码上的深圳公司划掉了,可投资的公司一半都没了。

我觉得这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深圳1000万人口,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中国什么东西它都占不到1%,然后能够产生可投资公司的一半。有人说浙江怎么样,我说浙江也挺好,浙江叫不管制,让你的本能释放出来。我说这种本能可能是小学毕业的本能,所以出了无数的企业。这种企业经济学界总结叫“小狗经济”。深圳呢?是把你的本能释放出来以后,告诉你前面有个远景,所以深圳的企业可能是大学毕业的企业。大家都把本能释放出来以后,有更远大的理想,所以深圳就会出这种大公司。而浙江的很多企业最后做到一定程度做不动以后,就出炒家,出一大堆炒房、到山西炒煤矿的,什么地方的炒房团、放高利贷的,温州是一个代表。所以我一直觉得这其实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后劲,有没有未来。中国的创新,如果说从上至下,拿深圳当模板就好了。

投资没有接班人

理森:你原来说过投资总监的高度决定了公司的投资高度?

张涵:对。我觉得很多公司建立投资团队,无论基金也好,私募也好,在这个上面是有误区的。任何一个投资团体的水平,是由最长的那个板决定的,不是由平均的水平决定的。很多人没有这个认识,他们总是去花很多钱,去招了很多人,他们不知道要花很多钱去招一个人。这个人的高度决定公司的高度。

就共同基金经理个人而言,他们大多是名校出身,从小到大一直处于顺境中,而顺境中的基金经理能不能正视自己、能不能听进批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牛市来了以后,每人每年都赚百分之六七十,不少人都觉得这是自己的能耐,却忽视了市场的力量,这是比较危险的。投资的一个重要准则是控制风险,每次投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承受风险,而取得收益特别是超额收益是命好,跟能力关系不大。所以,在顺境时要正视自己,多想想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知识结构的缺陷,这对基金经理个人的成长,对整个行业的成长都有帮助。

理森:有人说过,投资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张涵:这个我不完全同意。大家对投资团队的理解,我觉得是有偏颇的。其实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很多人管理投资团队没有从生活方式这个角度来约束或选择,而更多的是从制度、流程、方法上入手。其实制度流程如果做好了,就让它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投资管理是一个孤寂的行业,有时很残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任何借口,能忍受这种折磨的人少之又少。这个行业,年龄不是劣势,但要几十年如一日保持激情和热爱,确实不易。这就需要身教胜于言传,就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就得在这个里面,你得比别人更用功,然后你才能把这个团队往前带,注重历练自己的投资,历练这个团队的投资,让大家能看到这种生活方式的意义。

理森:我也觉得领军人物很重要。有时候没有领军人物整个公司就感觉缺了一点什么。有的公司,走了一个人,好像这个人的影子还在公司一直存在。

张涵:不会持续很久,这个人走了,因为生活方式是不能强加给别人的。一定要他发自内心来接受,或者说他自己来寻找适合他的生活方式吧!所以投资这个东西,没有继承人。比如说巴菲特要想把他这个班接下去,他是痴心梦想,无论他怎么选接班人,也是不可让他的精神延续下去的。比如索罗斯想让他的精神延续下去,也是不可能的。

投资没有接班人。某个人离开了,那些东西、所有东西就会慢慢地消散,就像你说的,他那个气味可能还留下来一点,但是过个三五年的,这个气味就散完了。这个东西不可能延续的,将来谁来接这个班,就慢慢地又打上这个人的烙印。

理森:你对年轻的投资经理有什么建议?

张涵:我觉得还是多读书吧!多读书才能多思考,然后才能够融会贯通。读书读得少了,懂一点就觉得自己懂很多,然后多读了以后,才能够把所有的东西串起来,才知道因果,就不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读书影响的是人的思想高度,让人求仁得仁。比如曾是投资伙伴的索罗斯和罗杰斯,两个人都是天才,也都很努力。罗杰斯为什么那么努力,是为了赚钱过好日子;而索罗斯赚钱是为了改变社会,所以大家都求仁得仁,罗杰斯变成了富人、职业投资家,而索罗斯变成了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两个人都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性格和高度的不同使他们最后成为不同的人。如果肯努力,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但最后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是他的高度。

金庸的武侠小说,我很喜欢读。金庸的小说就是香港各时代精神的武侠演绎。金庸开始写的郭靖代表了60年代的香港,令狐冲是70年代的香港,韦小宝象征80年代的香港。60年代想取得成功,要像郭靖,命好、运气好和自己勤奋肯努力;70年代要学令狐冲,聪明、机遇好、出身好和有原则;80年代的韦小宝,绝顶聪明、出身市井、处世圆滑、命好也有原则。金庸很厉害,看透了香港社会上取得成功的本质,然后表达出来。

我以前特别喜欢理想主义的作品,比如《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些书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还有点理想,不是得过且过的。

理森:最近在看什么?

张涵:我最近在看欧洲历史。从古希腊慢慢地看,看到现在,然后想想那些大的变化。

然后就是多看看宗教。全世界到现在为止,剩下来为什么都是教堂?这个我觉得也是挺重要的。不完全是经过战争没太毁灭,因为宗教在理财方面很重要,它树立了精神信仰,然后很多人最后就把东西捐给它,死了把财产捐给它,活着的时候也捐财产给它。他们拿了这些东西,绝大部分都买成土地,然后再出租。出租以后等到土地越来越多,财富越来越多以后,就建图书馆,于是召集了很多人来研究图书。然后招来那些人,比如哥白尼、布鲁诺,他们学着学着就学出了科学,学科学以后他们就发现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最有钱的就是教会,你没有钱就没法搞研究嘛,教会养了一帮人来研究神学,最后科学就发展了,最后就有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有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社会就是在这种不经意中间一点点地变化到现在,然后到今天变成了科学知识。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那本书,讲得还是挺好的。我觉得还是以前书读得太少,忙于事务,每天忙着开会,无聊的会,看无聊的文件,签无聊的东西,然后发现有那工夫真还不如好好看点书,多旅游旅游。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挺重要的。行万里路不仅仅是去看风景,比如你去欧洲看看地理,看看那些留下来的东西,了解了人类文明一脉相承,其实挺重要的。所以钱花得最值的地方,应该就是多看书、多去旅游。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张寒的世界是由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领的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seotea.com/article/345640.html